主持人: 各位网友,欢迎关注新浪嘉宾聊天室,10月自考迫在眉睫,为了给为自考闯关而奋斗的广大考生进行高质量、高互动性的考前辅导,新浪教育频道和天一文化公司携手举办“自考考前名师冲刺辅导”访谈活动,特别邀请著名自考辅导名师范金城老师作客新浪直播间,为自考生指导最后冲刺绝招。
下面请范老师跟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范金城: 大家好,我是范金城,我编了一本《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家在自考有什么问题,可以随便谈谈。就数学来讲,主要是高等数学,概率论统计是工程的一个门课程,工程数学分三门理论课程,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是线性代数,一个是复变函数,是高等数学的基础上再学习,学了高等数学之后再学习,因为是数学基础,以高等数学作为基础,工程数学、高等数学都是属于数学的范围,属于基础课,公共课。
自学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形式,现在自考生很多,大家也很关心自考。自考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我举一个例子,我自己的儿子就是自考成才的,念的是计算机应用,本来大学没有考上念了一个自考,自考成绩平均分是75分,现在在深圳工作,所以自考同样是有前途的,确实可以很好的干一干。
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现在退休了,但是我对自考还是比较关心的,我编了一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又搞了一个辅导教材,辅导教材的内容还是蛮丰富的。在自考方面,大家也不要害怕,数学就是要老老实实的学,按部就班,很踏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学,就能学好,要认真,这是科学,科学部分马虎甚至投机取巧,这不行,只有老老实实的学,这个东西也不难。总的来说,科学是这样的,尤其是数学有这个特点。不自考编的教材比普通教材还详细一点,比较深入浅出一些,比较善于自学的。同时,辅导教材的话,由光明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是《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本书比较配合自学考试的。考试的题型都是同这个配套的,像原来的教材的题型一般和普通教科书相同,比如选择题、填充题、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基本上是五个题型。其实题型不是管见所在,关键还是老老实实的学,这本书叫《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学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同步配套题卷,是光明日报出版的,具体负责是天一文化有限公司。
我感觉这本书总的来讲还是不错的,因为题的类型和题量都很大。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教材的基本内容吃透,内容学懂以后再做题目,不要拿到题目马上就做,先看看,如果做不出来反复的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循环的过程,做不出来这个题目的时候,再去看看书,然后再去消化。题目一定要做,尤其是数学,如果数学不做题,就等于没有学。你光知道一个公式是不行的,要去做。自考的考题不是太难,书是我编的,我曾经出过考题,每年的考题我基本都知道,都是一些必须有代表性的题目,我认为好好的学习的话,应该学好的。对于自考来讲,一定要有信心,信心很重要。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温故而知新,它对数学来讲非常的重要,要多做题目,熟能生巧。总的来说,线我这本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比其他的数学课学起来还有点难,因为是一个偶然现象,偶然现象好象没有学过就有点摸不到头脑。比如扔一个钱币,扔了一万多次,平均有五千多次,可能比五千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这说明设定性还是有规律性,可用数学的方法。对于概率论与数学统计来看,它和数学还有一点不一样,高等数学是研究必然现象的,我们研究设计现象,所以这一点不太一样,因为是研究必然现象,还是用到微积分。高等数学主要部分是微积分,当然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线性代数,还有举证方面。
就数学来说,按照我自己的体会,数学分支很多,作为基础来讲就是高等数学,一个是线性代数,一个是概率统计,其实数学分支很多很多。现在很多跟计算机结合起来,但是有这个基础了,其他的学起来也很快,归根到底就是要牢牢的掌握基础。我也是北大毕业的,北大为什么很有名呢?就是重视基础。比如丁石荪是我的老师,他数学教得很好,一种严密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学习态度要抵御社会不良风气,尤其是数学,要老老实实的学。我打一个比分,概率论有一些选择题,选择题是四种答案选一个,如果你什么都不懂,碰运气可能也碰对了,但概率只有四分之一。如果一个题目碰对了,两个题目没有碰对了,如果你想靠碰运气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学数学还是要老老实实。
学习概率论来讲,在思维方法可能比较困难一些,要多思考一些,比如随机变量,结合具体的习题和例题真正思考一下,从而真正领会。我自己学数学的,搞了一辈子的概率论与统计,我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统计,用处非常的大。我们这本书是基础教材,其实真正有用的是数理统计,而不是概率论。
主持人: 谢谢范老师的精彩演讲,而且以自己孩子的例子来举例,是非常好的一个学习方法。刚才范老师也提到数学重在方法,请范老师讲一下学习了数学这门课程,用什么方法去学?
范金城: 一是数学本身的概念、定义一定要搞清楚。按照道理来讲,数学概念听起来好象比较实,如果不是这样就错了,不像文科那样灵活,要记住概念,概念用数学的表示就是定义。二是要把理论本身学懂,数学本身的逻辑思维是要推导的,数学比较强调证明,比如概率论当中很多定律都是可以用数学严格证明的,这步推到这步,一步一步的推导,如果一步错了就全错了,这也是数学的特点。另外就是练习题一定要好好做,如果不做练习题,数学肯定失败,而且要扎扎实实的练习。
华罗庚曾经讲过,一本书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内容很多,很厚,但学习起来就觉得越学越薄了。数学学会了以后,内容理解了以后,觉得这本书的内容特别的少,就学好了。如果学得头昏脑胀的时候,就没有学好。对于数学来讲,要多练习。从考试角度来说,对于题型可以适当照顾一下,但这不是关键的。总的来讲,我认为应该老老实实,按步就班,有一句话“循序渐进”。我在学校教学的时候也反复强调这四个字,特别是数学,其他学科也一样,参照这一步一点一点的进,不能跳跃式的,世界上没有那么便宜的事,循序渐进最后就水到渠成了。
数学的学习方法,我最近搞了软件,尤其是统计与计算机相结合,这也要注意。跟取得文凭没有关系,但最后应用的时候,学到的东西最后贡献于社会,有利于人群的话,还要搞软件,要实际计算才行。一般来说,数据分析有很多,比如判别分析,比如医院测定出一个指标,检查几个指标,这个指标定性是否是胃癌,就是判别分析,判别是胃癌就是胃癌,这要注意数学方法。但是理论很高层,其实一算就算出来了。如果没有概率论和统计作为基础的话,就很伤脑筋,所以基础很重要。概率论与统计联系实际比较多,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好处的。但从考试来讲,这与自考有一定的距离。但强调实际应用方面来讲这很重要。
主持人: 数学考试当中会出很多计算题,学习数学当中是否要以题海战术来学呢?
范金城: 不要为做题而做题,做题当中要把它学到手才是目的,做题是一个重要手段,但不是目的。
主持人: 10月份马上要面临一次大考,请范老师指导一下自考生在最后十几天内如何复习?如果自考不好的话,应该注意哪方面弥补自己的缺点?
范金城: 在冲刺方面我没有经验。总的来说,冲刺是可以,比如《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步配套题当中,多做一些题,但这不是根本的,到底能不能学好这个东西就很难说,也许就碰上了。如果突击一下,《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本书比较有好处。归根到底还是要把教材里的习题好好学一下。对于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我具体谈不上什么观点。
总的来说,还是要有平时的积累。时间紧迫的话,当然要多做一些考题,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但这不是根本的,根本还是平时要抓紧。我以前学习的时候,从来不临时抱佛脚,也没有冲刺,从来不开夜车,我考上北大的时候,我当时在杭州高级中学,也是有很名的,平时按部就班,在那里老老实实的学习,考试当中也不要着急,自然就考好了。我强调是注意平时积累,艰苦学习。
主持人: 我们知道范老师是每年自考出题和阅卷的,请范老师简单介绍一下《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一般出题有没有普遍的规律。
范金城: 按照题型来讲,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五个类型。题型已经固定了,基本就这样。
主持人: 像《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题型会有大的变化吗?
范金城: 不会有大的变化。基本上这本书的题型与教材分不开,一般都是同步教材练习上面的题。
主持人: 我们考试的人有一种规律,如果考过的重点会重复的出现。
范金城: 我看了几年的考题,深、广度都差不多,知识面是比较全面的。各个重要章节的题目都有,内容是比较全面的。但自考来讲,不会太难,太难的题目不会有,一般题目比同步练习这本书的习题要容易一些,但也不是太容易,假如平时没有好好做题,也是不容易。
主持人: 对于《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而言,基本上就是刚才范老师说的五种题型,如果一个考生在准备《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的时候,做计算题的时候有没有好的技巧?
范金城: 刚才我强调了,你学好了,什么题都会做,如果没有学好,什么题都不会做。计算题也不是太难,题目也是分等级的,有难的、有较难的,有较易的。有的类型的题目带综合性,各个章的内容串在一起,这种题目比较少,比较难一点,但也不是很难。比如一、二、三章有一个内容出一个题目,这种题目比较少,分数多一点。一般来讲都是耽搁的,选择题是最基本的题目。
主持人: 范老师作为往年的出题者,像参加《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考试,有些考生觉得是否每写下一个计算步骤就得分,还是结果对了,过程不对就可以得分了呢?
范金城: 我没有批过这样的卷子,一般自考是比较严格的。一般75分就算高分了,评分的时候是比较严格的。
主持人: 在面对这些计算题的时候,是一定要列出计算步骤,还是计算步骤可以少写一些,直接把结果写出来?
范金城: 对于一些大题目,尽量把步骤写清楚,如果你自己懂,少写,肯定会吃亏的。如果你少写,老师一看你不懂,就给你扣分。最好你还是按部就班,在答题的时候,看是什么要求,就按照要求去答题。
网友: 范老师,接下来十几天内,做模拟题好还是做真题好?如何去研究一道往年的真题呢?
范金城: 这不好说。模拟题的话,像我手上《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本书就有模拟题。我认为自己多做一些往年的考题,把考题做一做当然是更好一点,全面做一下,看自己到底怎么样。如果很顺利的能够独立做出来,要应付这个考试我认为问题不大,因为题目的难度差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是真正的考题,模拟题跟考题差不多。每年的考题我都看了,模拟题跟考题的形式差不多。
主持人: 谢谢范老师,范老师作为《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编著者,对编著教材有自己的心得,能否谈一下你当时如何编教材的,因为自学辅导教材比较多。
范金城: 我是西安交大的,这本教材的要求并不低,我原来在交大本科生编的《概率论》这本书,是80年代写的。自考的内容还加了一些,框架同那个是完全一样的。从教学要求来说,并不比本科生的书低。我们的书有一个特点,比较深入浅出,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自考来说,我和自考生没有接触过,不知道自考有什么困难,我想困难肯定要大得多。以前我也辅导过自考生,我在交大也教过自考生,我教过的,一般好一点的话,平均分能达到80分,有的平均分达到60多分。考得比较好的话,90分不太可能。
主持人: 现在自考辅导教材比较多,范老师作为教材的编著者,能否对考生提出一些建议?如何去选一本自考教材,一本自考教材有什么样的内容才算比较好的、权威的教材。
范金城: 自考的教材,实际上是没有选择性,因为是指定教材。自考辅导材料倒是非常多,我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我自己比较欣赏我写的《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本教材,其他人写的我就不清楚了,我还是偏向这本书,向大家推荐天一文化公司的这本《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自学考试同步配套题解。我写了好几本辅导教材,这是第三本,交大本身出版了一本,交大给我出了一本,我还是欣赏这本书,因为这本最新。
网友: 我平时数学基础不太好,看计算题都有恐惧感,我现在马上要面临考试,范老师能否给我提供一点建议,也就是最后十几天我应该怎样做呢?
范金城: 最好是拿《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本书多做一些题目和多看一下,因为时间比较短,把前几年的考题做一做也可以,因为每年的类型都差不多。
主持人: 范老师,你认为现在做一些模拟题好,还是研究往年的真题呢?
范金城: 当然是真题好,作为真题来讲,对于现在新出的题可能是模拟题,因为深、广度方面基本上题目类型差不多。
网友: 我做计算题特别的粗心,老是忽视一些关键数据,请问范老师,对于做题当中,有没有固定的思路?
范金城: 对于数学来讲,要细心一点,尤其是科学态度方面,比其他科学来讲更重要。第一,你不要害怕,不要紧张。第二,按部就班,细心一点的做,不要着急。一般考试的话,自己会做的先做,难的就先跳过,把容易的先做,有时间再做难题,如果花了很多时间,难题也没有做出来,就没有效果了。
网友: 刚才范老师提到数学一定要重基础,我想问的是,打基础当中最重要是什么?是理解概念还是数学公式,还是用做题强化记忆呢?
范金城: 首先出发点还是概念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概念不清楚,理论不清楚,感觉是乱套题,如果你要学的话,要学懂,在这个基础上做题才有效。我强调做题,但做题不是目的,如果你连概念和理论都没有学好,有时候碰巧做出来了,这是没有用的。当然,概念和理论学好的标志就是会做数学,因为考试不是考理论和概念。
网友: 我一直在自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我很少听到老师的辅导,我想问一下,听老师的辅导重要吗?如果去参加辅导班的话,怎样将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自学结合在一块儿?
范金城: 如果参加辅导班的话,效果肯定会好一些。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参加辅导班学习。现在自考的辅导班很多,假如没有辅导班,完全靠自考,可能也撑不下去了,因为难度比较大。如果有辅导班的话,还是到辅导班学习。教学的过程,本身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人不是天生就懂的,还是要灌输的,老师经验丰富一点,点一下,理解起来还是会快一些。我还是强调自学。我打个比方,北大是比较重视基础的,科学本身在发展,有了基础,那时学的东西,老师教了我最基本的东西。比如搞数理分析,以前老师没有教过我,但现在也会了,为什么呢?因为有老师的引路,名师出高徒,如果单靠名师,自己不努力,最后自己成不了才。所以最后归根到底还是落在自学上。对于人的一辈子来讲,可能都要自学,很多新的东西都要靠自学。
网友: 如果一个考生从零开始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的话,范老师有没有好的建议,怎样去学呢?
范金城: 《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一定要在学好高等数学的基础上学,如果高等数学没有通过,对于《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来讲就不要先碰它,因为是以高等数学的微积分为基础的,如果微积分没有学好,马上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三个分支,这是不可能的,这一点要明确。
网友: 范老师预测一下这几年的命题难度是否会增加?
范金城: 我估计不会增加。我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出考题的,但我估计不会增加的。因为有教学大纲的,提纲出题不会乱出的,影响力很大。和过去差不多,比较好的模拟题也就是前几年的考题,难度差不多。在自考当中,一般都是基础的东西,这些都变不了,尤其是高等数学,是几百年的东西了,这是变不了的。
网友: 我报的是金融本科的高数,对我来讲比较难,因为我是自学的,很多理解得不深,我现在报辅导班是唯一一个出路吗?
范金城: 如果基础比较差的话,高分数学一定要过,不过的话就不行,最好搞一个辅导班辅导一下,多花一点时间,单靠自学恐怕就不行,我认为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上一下辅导班,像我自己小孩也是上辅导班的。
网友: 我是学文科出身的,很少接触到数学,我应该如何学好高等数学呢?
范金城: 文科和理科,从一个人全面发展来讲,没有界限。一些学理科的都是诗人、文学家,像华罗庚,都会写诗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搞数学的人或者搞文科的人弄点数学,这都有好处。比如我是数学老师,当校长的数学老师也很多,说明数学的思维方法对培养人来讲还是有好处的。有条件的话,学一下数学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学工程来讲,这更为重要。学文来讲也是非常必须的,但我这是从一个人全面发展来讲的,数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 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请范老师和网友最后说几句话。
范金城: 对于前面所谈的的,可能不一定对,我按照自己的体会谈,谈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就能成功的,持之以恒,从方面来讲还是要循序渐进,不能跳跃式的,否则搞不成,临时抱佛脚这也是不行的。
主持人: 学数学最好是打好基础。
范金城: 对。
主持人: 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范老师,谢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再见。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