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当前关于旅游产业构成的看法,掌握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基础知识,理解旅游产业政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产业的构成
识记:旅游产业的构成。(一般)
理解:旅游业构成的理论分析。(次重点)
(二)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识记: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特性。(一般)
理解:旅游产业结构含义及其优化。(重点)
(三)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识记:产业政策的特点。(一般)
理解:产业政策分类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重点)
理解: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重点)
第八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识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主要特征,理解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和比较,掌握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以及在其指导下不同的旅游业发展类型的主要特征,正确认识它们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了解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制定的依据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识记: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及类型。(重点)
理解: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主要特征。(重点)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识记:我国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一般)
理解: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般)
识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次重点)
(三)世界旅游经济发展与趋势
识记: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一般)
(四)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重点)
识记: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层次。(次重点)
理解: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次重点)
理解: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应用”一般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简单应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旅游经济学》 林南枝、陶汉军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考生自学时,应先阅读本大纲所列各章中的考核点和考核要求,以便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掌握课程内容。
2. 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认真阅读指定教材,把握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 在自学每一章节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避免没有理解情况下的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善于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 自学中,对每章后面的思考题和案例要仔细思考和练习,以加强对每章内容的理解。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辅导时,就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助学学时不少于90学时,建议分配如下: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 | 2 |
2 | 旅游产品 | 14 |
3 | 旅游需求与供给 | 12 |
4 | 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 16 |
5 |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 10 |
6 | 旅游经济效益 | 12 |
7 | 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 10 |
8 |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 14 |
合计 | 90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5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约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本课程较合适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
6.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
1. 填空:
旅游季节差价是指 由于 而形成的价格差别。
2. 单项选择题:
在旅游企业经营中,若MR=MC,则说明( )
①促销不利 ②收入最小 ③利润最小 ④利润最大
3. 多项选择题:
旅游消费的特点是( )
①多样性 ②综合性 ③不可转移性 ④地域性
⑤人际关系突出性
4. 判断题:
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是相对的。
5. 名词解释题:
旅游需求
6. 简答题
简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7. 论述题
如何理解旅游收入乘数效应及其意义?
8. 计算题:
服务项目 | 客房 | 餐饮 | 购物品 | 服务 |
产量 | 200间 | 1200份 | 400件 | 600次 |
单价 | 50元 | 10元 | 15元 | 5元 |
单位变动成本 | 20 | 5 | 10 | 1.5 |
单位边际贡献 | ||||
边际贡献率 | ||||
销售收入 |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