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导游人员管理概述(一般)
理解:导游人员的概念、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应用:导游人员证书、导游证的分类、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导游证的区别
2、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及标准(一般)
3、导游人员的权利与义务(重点)
应用:导游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4、导游人员的计分管理和年审管理(一般)
第7章 旅游住宿业管理法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星级评定制度的有关内容;对违反娱乐场所管理规定的处罚;理解旅游住宿业的概念;旅游住宿业的发展和旅游住宿业的种类;严禁在旅馆内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掌握旅馆和娱乐场所设立的审批程序;旅馆和娱乐场所经营管理和治安管理的有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旅游住宿业及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制度(一般)
2、旅游住宿业治安管理法规制度(一般)
第8章 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制度;外国人违反《入出境管理法》的法律责任;中国公民违反出入境管理法的处罚。理解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权利与义务及限制;外国人出入边境的权利义务及限制等基本知识。掌握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制度及有关政策;外国人入出境证件及有关手续的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及有关手续的办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概述(一般)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概述(重点)
第9章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范围;风景名胜区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方法与措施;违反《文物保护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理解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及等级划分标准;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掌握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及等级划分标准;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具备的内容;我国地下文物的考古发掘应遵循的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管理(一般)
2、人文旅游资源管理(一般)
第10章 旅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导游服务的基本的相关常识,如入出境、出国旅行、交通、礼仪、旅游卫生保健等知识,能运用相关常识处理导游服务过程中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旅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重点)
第11章 旅行社责任保险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旅行社责任保险免责与归责条件。理解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概念;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概念;重点掌握旅行社责任保险范围、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投保规定等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旅行社责任保险法律制度(重点)
第12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规定;消费者协会的职能。理解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概念;消费者权益的概念;消费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消费者组织的概念。掌握消费者的权利和消费者权益争议及其解决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一般)
2、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重点)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一般)
第13章 食品卫生管理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与药品的区别;食品中毒事故的处理方法。理解食品和药品的含义;食品中毒的概念及特点;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及其职责;食品卫生管理的内容及方法。掌握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食品卫生管理的内容及其相关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食品卫生概述(一般)
2、食品卫生管理法规(重点)
第14章 旅游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承运人的权利与义务;违反旅游交通法规的法律责任。理解旅游交通的概念、特点及种类。掌握旅客的权利与义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旅游交通概述(一般)
2、旅游交通运输法规概述(一般)
3、运输损害赔偿规定(一般)
第15章 旅游投诉管理法规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投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投诉管理机关的职责;旅游投诉的管辖。理解旅游投诉受理的概念与特征;旅游投诉受理、处理的程序。掌握投诉概念、条件及投诉范围;投诉时效;旅游投诉处理决定。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旅游投诉概述(一般)
2、旅游投诉管辖(一般)
3、旅游投诉受理与处理(重点)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使用教材
《旅游法规》,吴洛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列入本考纲考核知识点的,作为考核范围。
3、关于考试大纲中能力层次的说明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 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 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4、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本大纲所列的考试知识点均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本课程采用书面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值比例大致为:“识记”为10%、“理解”为30%、“应用”为60%。
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本课程考试题型举例: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附录 题型举例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