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奥赛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 | 心得 | 网校辅导 | 论坛
              
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要点(人教)
来源:优易学  2011-12-22 14:31:4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2007年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要点(人教)二、七年级下册
考点一:珍惜无价的自尊
1、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⑴快乐的自尊:①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我们注意容貌、举止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以赢得别人的肯定。这都是自尊的表现。②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没有自尊的人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③无论是自己对自己的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只要我们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相信自己进一步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
⑵知耻与自尊:①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自重的人才有自尊。②在寻找自尊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眼前的不足与缺点蒙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产生沉重的耻辱感,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并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⑶虚荣与自尊: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2、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⑴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我们需要赞美与欣赏。这使我们充满了做人的自豪与快乐。在我们的自尊受到他人呵护与关爱的同时,我们当然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⑵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①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其他人的尊重、欣赏、鼓励、期望来感受自尊。我们应善待对方,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②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我们在自身认识的过程中,需要他人善意、妥帖与温暖的提醒。同时,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盲点与误区,我们更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3、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⑴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良习气有损人格。为了维护自尊,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⑵自尊者达:①人际交往中处世风格各不相同,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言论和态度。如果我们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还可以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②别人的议论、批评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不是人本身。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是自尊,而是情绪冲动。这种情绪冲动于人于己都不利。③自尊要适度,这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中的乐趣。当然,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⑶善于尊重他人:①基本表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②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善于欣赏、接纳他人(能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要能接纳,不排斥,不藐视。)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对他人的缺陷、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因为那会冒犯别人的尊严,制造矛盾、仇恨和报复)。③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我们需要别人的承认,我们也要承认别人。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考点二:扬起自信的风帆
1、“我能行”
⑴自信一族: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它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⑵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①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一个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因而他不会同自己也不会同别人过不去。②缺乏应有的自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潜力,从而产生自卑。③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④自信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宁静,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2、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⑴“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 ①许多失败都与自负或自卑有关。自信的人具有追求成功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②自负与自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③自负者的追求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不知所措和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⑵自信有助于成功:①有助于自信者成功的心理品质:乐观。自信的人能沉住气,相信自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目标逐渐清晰,对完成任务充满希望。面对问题与失败,不轻言放弃,没有这样的乐观与希望,很多事情就会半途而废。好奇。自信的人更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计较功劳大小。他们的快乐不是来自于表扬与嘉奖,而是来自于绞尽脑汁攻克难关后的豁然开朗。这是一种精神的兴奋与喜悦,是激励自信者不断思考、不断奋斗的动力。专注。自信的人对人对事能保持客观,目标明确,主次分明,不会感情用事,不被与任务无关的事情所干扰。因此,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用最平静的心态、最真诚的合作干事情。因此,他们把内耗的精力降到最低,使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最高。②正是由于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3、唱响自信之歌
⑴看到进步与长处:①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②别看事情小,只要进步了,都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己的业绩。经常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就是不断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这样,我们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的感觉,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迎接成功的未来。③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但在不同的环境里,优点显露的机会并不均等。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可以采用场景变换的方法,寻找“立体的我”,这样我们可能会意外地发现,自己原来有很多优点与长处。
⑵增强信心与实力:①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为此,我们要在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中体验信心。同时,更要多做,力争把事情做成,从中受到更多的鼓舞。在尝试中,会有些失败和错误。但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相信爱迪生所说的“没有失败,只有离成功更近一点”,那么,对于前进过程中的问题、困难乃至失败,就能看得淡一点,从容应对,把注意力集中到完成任务上,加速增强实力。而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②自信永远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永远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⑶做自信的中国人:①自信之歌,回荡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回荡在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国家日益兴旺发达。这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国际舞台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信。当然,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更需要与各国人民平等相待。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
考点三:走向自立的人生
1、自立人生少年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直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白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2、人生需自立:(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蓝,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温室。对于我们的人生之旅来说,家庭和学校生活只是人生的起点。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地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地融人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3)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就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3、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⑴不能再有依赖:①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如果说幼小的时候,父母、长辈和老师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对他们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日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我们的成长正在经历这样的时期: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②有些同学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愿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这种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⑵自立与自主:①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②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遇事没有主见,独立也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却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⑶多实践  多锻炼:①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②要培养自立能力,也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考点四:人生当自强
1、人生自强少年始
⑴自强,进取的动力:①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②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当趁此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③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⑵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①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②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所谓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像早晨的八九点钟的太阳,刚刚踏上人生的征程。为了祖国,为了家庭,为了自己,决不可学蓬间雀,而要像雄鹰那样,展翅飞翔。
2、少年能自强
⑴理想,自强的航标:①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有了理想,就有了奔头,有了进取的恒久动力。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②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真正的强者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就会不屈不挠地坚持,矢志不移地奋斗,直到成功。
⑵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天赋,都能有所作为。许多人碌碌无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意志软弱,不能克制自己,不愿意抓紧时间学习和工作,不愿意为了长远的利益而牺牲眼前的享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③自强的人都会面临一只拦路虎,那就是放任自我。只有战胜它,才能自强,才会进步。
⑶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一定要认识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天赋、兴趣以及社会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也就是说,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②如果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定努力方向,我们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十分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会灰心丧气。自强的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据此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③自强要从少年始。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考点五: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1、人生难免有挫折
⑴挫折与人生相伴:①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们难免会碰钉子,碰钉子之后就会产生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心理反应。所谓“钉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②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造成挫折的原因有许多: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带来的限制。③虽然人人希望时时幸运、事事顺利,但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毕竟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人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相反,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⑵不同的态度  不同的结果:面对困难和挫折,大致有三种人。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也能拼搏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2、挫折面前也从容
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①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②智慧就是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
⑵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只要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我们就能主动、积极地迎战各种挫折。
①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顽强毅力战胜挫折,不断前进。②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③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④会自我疏导。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⑶自我疏导的方法有很多。①向老师、父母和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以缓解压抑的心理,减轻痛苦。这是合理宣泄的方法。②在自己情绪不佳的时候,换一个能使自己心情好转的情境。这种方法叫移情。③把怒气和悲痛转化为动力,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以更强的信心去追求,就能战胜挫折,这叫做目标升华。
考点六:为坚强喝彩
1、让我们选择坚强
⑴坚强意志的力量: ①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在苦难面前,不会退缩和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勇往直前。②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③意志坚强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面对胜利和成功,不骄傲、不自满。④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⑵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①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②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具备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就能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选择,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③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只有意志坚强,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重新站起来的人,才能迈过失败这道槛,走向成功。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习惯一经形成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⑤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坚强意志能促使人们不断地战胜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从而成就大业。
2、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⑴我的意志品质:  如果我们在“意志银行”里有关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存款”很少,别泄气。从现在开始,采取一些方法,往里面“存款”。最后我们会很富有,我们的坚强意志会得到发展。
⑵磨砺意志  学会坚强:  成功的大门向来是朝着每一个人敞开的,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有坚强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磨砺出来的。①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③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每做一件事之前,可以尝试先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实行。这样加强管理,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就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学习、娱乐、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休息和饮食等活动安排好,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④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必定要经过艰难、困苦和不幸的磨炼。自觉地、适当地在艰苦的生活和环境中锻炼自己,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适当干一些体力劳动,主动承担一些“苦差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爬山和探险等活动,都有利于我们体验艰苦,增强意志力。
考点七:感受法律的尊严
1、情趣与兴趣
⑴情趣源于兴趣:①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②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⑵情趣的雅与俗:①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②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2、追寻高雅生活
⑴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①高雅的生活情趣,它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积极的和美的感受。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②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乐观的人,思想活跃,活泼开朗,富有幽默感,对学习、事业与前途充满信心。正因为这样,他们往往更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更多地感受生活中的情趣,从而在生活中培养高雅的情趣。
⑵好奇与从众:①青少年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②青少年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不能盲目从众。③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人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⑶丰富的文化生活:  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生活内容,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和提高自己。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时间的可能性,更多地选择不同的文化活动内容,从丰富的文化活动中,领略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情趣。
⑷提升情趣,陶冶情操:①在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世界,总能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②追求美的情趣,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提升着我们的情操。高尚情操的形成,会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考点八:法律护我成长
1、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⑴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①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巾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然而,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党和国家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做出丁明确的规定,为保护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②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③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这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僻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④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⑵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①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②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⑴求助有路
①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侵害。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还需要了解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
②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⑵敢打官司
①打官司指的是诉讼。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②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那么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勇敢地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③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A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B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C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⑶善于斗争
①我们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⑵违法犯罪行动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③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④面对歹徒行凶,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资讯快报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