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讯 | 报考指南 | 数学 | 语文 | 英语 | 逻辑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综合辅导 | 考试心得 | 简章
 热门搜索:名师讲解 权威考题 免费试听 网校辅导 报考指南
赛尔.水木名师GCT逻辑强化辅导讲义1
来源:优易学  2010-1-13 11:42:3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本辅导的内容:
GCT逻辑考试及逻辑试题的一般特点
相关的逻辑学基础知识及其在GCT考试中的应用
GCT逻辑试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要领
2003-2004GCT逻辑真题(100题)解析
模拟试题(50题)综合测试及解析
模拟试题的案例分析是本辅导各讲的基本形式

本讲要点
通过模拟试题的案例分析说明:
GCT(MBA、MPA等)逻辑考试的特殊性
GCT逻辑试题的一般特点
GCT(MBA、MPA)逻辑考试的特殊性
工程硕士(GCT)以及MBA、MPA入学考试中的逻辑测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逻辑考试。
这种特殊性在哪里?
先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三种类型的逻辑试题:
知识型
知识-能力型
能力型
[例1]
马季是曲艺演员;马季又是相声演员。所以,相声演员都是曲艺演员。
以下哪项对上述推理的评价最为恰当?
A. 推理正确。
B. 推理错误。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
C. 推理错误。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D. 推理错误。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答案:C
例1是知识型逻辑试题,测试的是对逻辑知识的掌握。GCT不包括这种类型的逻辑试题。

[例2]
甲:什么是战争? 乙:战争是和平的中断。
甲:什么是和平? 乙:和平是战争的中断。
上述对话中的逻辑谬误也类似地存在于以下哪项对话中?
A.甲:什么是人? 乙:人是有思想的动物。
甲:什么是动物? 乙:动物是生物的一部分。
B.甲:什么是生命? 乙: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甲:什么是有机体? 乙: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C.甲:什么是家庭? 乙: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群体。
甲:什么是社会群体?乙:社会群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单位。
D.甲:什么是命题? 乙:命题就是用语句表达的判断。
甲:什么是判断? 乙:判断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答案是B。
解析:
题干的对话中出现的逻辑谬误,称为“循环定义”。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题干的对话中,被定义项是“战争”,定义项中包括“和平”,而“和平”又由“战争”定义,因此,定义项中间接包含被定义项,这就是循环定义。在B项中,类似地,“生命”由“有机体”定义,而“有机体”又由“生命”定义,因此,循环定义。

[例3]*
过去,我们在道德宣传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高调,以致于不少人口头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发生人格分裂现象。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考,有的学者提出,我们只应该要求普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哪一选项作为“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
A.底线伦理就是不偷盗、不杀人。
B.底线伦理是作为一个社会普通人所应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C.底线伦理不是要求人无私奉献的伦理。
D.如果把人的道德比作一座大厦,底线伦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
答案是B。
解析:这是一道2003年GCT逻辑试题。
A、C和D项都不正确,因为都违反了相应的定义规则。
A项不符合“定义必须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项不符合“不得以否定句给正概念下定义”的规则;
D项不符合“定义不得运用比喻”的规则。

[例4]
不可能有人会不犯错误。
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A. 所有的人都可能会犯错误。
B. 有人可能会犯错误。
C. 所有的人都必然会犯错误。
D. 有人必然会犯错误。
答案:C
[解析]
不必然A (并非必然A)= 可能“并非A” (1)
不可能A(并非可能A) = 必然“并非A” (2)
并非“所有S都是P” = 有S不是P (3)
并非“所有S不是P” = 有S是P (4)
并非“有S是P” = 所有S都不是P (5)
并非“有S不是P” = 所有S都是P (6)
不可能“有人会不犯错误”
= 必然“并非:有人会不犯错误” 根据(2)
= 必然“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 根据(6)
例2至例4都是知识-能力型试题。
知识-能力型逻辑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涉及相关的逻辑知识。
第二,不是测试考生对相关逻辑知识的掌握,而是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一般地说,掌握相关的逻辑知识对于正确解题并不是完全必要的(这是知识-能力试题与知识型试的区别);但掌握并正确运用相关的知识有利于正确快速地答题。
第四,尽管从总体上说,掌握并正确运用相关的逻辑知识有利于正确快速地解答知识-能力型题,但仍要注意知识-能力型试题的两种不同类型:应对例4这样的试题,需要考生掌握并会熟练运用相关的逻辑知识;而应对例2和例3这样的试题,对于一般考生(即未受过逻辑专业系统训练的考生)来说,从思考相应的逻辑知识及其运用入手是不足取的,这会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正确的方式就是不把它作为知识-能力型试题,而直接作为能力型试题思考。
第五,如何区分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型试题,是个靠经验把握的问题。最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对任一试题,首先把它作为能力型的来思考,除非发现有必要思考相关的逻辑知识及其运用。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