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讯 | 报考指南 | 数学 | 语文 | 英语 | 逻辑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综合辅导 | 考试心得 | 简章
 热门搜索:名师讲解 权威考题 免费试听 网校辅导 报考指南
2010年工程硕士GCT逻辑: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一)
来源:优易学  2010-1-29 15:10:5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备考
  要点与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能力测试的考查目标是测试考生逻辑风格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考试题目与题目涉及的内容无关,也不需要专业的逻辑知识。其考查的实际上是那些与生俱来的、考生日用而不知的思维方法。尽管给足时间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对题目正确作答,但是在45分钟内完成50道题目还是有很大难度。所以,沉着自信、精确读题、捍卫逻辑、思维经济这四个解题原则必须遵守,以提高答题效率。
  以下分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批判性思维和论证推理、综合运用和分析推理三个部分详细讲解逻辑测试部分的备考要点和各类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题型化是很好的解题思路,但是逻辑题目大多比较综合,题目的分类有很大的相对性,请广大考生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题目的类型,切不可生搬硬套。
  5.1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
  这一部分尽管题目不多,且大多数题目都集中在复合命题推理部分,而且不学习这些逻辑知识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基本逻辑知识必将提高解题效率,有助于类型化思考问题,从而为论证推理部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注意形式逻辑理论不是学习的重点,考生应侧重对各种逻辑思维方法的学习。
  5.1.1概念、命题和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1. 概念
  【备考要点】
  概念的内涵: 对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对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描述。
  概念的外延: 包含的事物种类,概念的适用对象(周延与否)。
  概念间关系: 相容(全同、从属、交叉); 不相容即全异(反对、矛盾)。
  【解题技巧】
  (1) 定义的规则
  下定义的基本方法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被定义项(种概念)=临近的属概念+种差
  定义规则如下。
  ① 定义必须揭示被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即一物区别于他物的独异特质和种差。
  ② 被定义项的外延和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系。
  ③ 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④ 定义项中不得有含混的词语,不能用比喻。
  ⑤ 定义不能同义反复,不能循环定义。
  G C T 备 考 指 南
  第  章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备考要点与解题技巧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例1(2003GCT30)过去,我们在道德宣传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高调,以至于不少人口头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发生人格分裂现象。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考,有的学者提出,我们只应该要
  求普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哪一选项作为“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
  A. 底线伦理就是不偷盗,不杀人。
  B. 底线伦理是作为一个社会普通人所应遵守的一套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C. 底线伦理不是要求人无私奉献的伦理。
  D. 如果把人的道德比作一座大厦,底线伦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
  解析正确答案为B。题目要求寻找定义,根据下定义的忌讳: 不能是否定的,不能是比喻。有否定用语的,有比喻用语“像”、“就像”、“仿佛”等的一律排除,也就剩下一个答案了。不用读,
  选中即可。这样也贯彻了阅读经济的原则。
  (2) 概念的关系
  例2(2003GCT12)哈尔滨人都是北方人,有些哈尔滨人不是工人。
  以上命题为真,则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 有些北方人是工人。B. 有些北方人不是工人。
  C. 有些工人是北方人。D. 有些工人不是北方人。
  解析正确答案为B。显然,要在动态中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例3(2003GCT26)某架直升机上有9名乘客,其中有1名科学家,2名企业家,2名律师,3名美国人,4名中国人。
  补充以下哪一项,能够解释题干中提到的总人数和不同身份的人数之间的不一致?
  A. 那位科学家和其中的1名美国人是夫妻。
  B. 其中1名企业家的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
  C. 2名企业家都是中国人,另有1名企业家是律师。
  D. 其中1名律师是其中1名企业家的法律顾问。
  解析12种角色,9个人。说明3个角色必须重合进去。只有C涉及三人。故选C。

  (3) 角色甄别
  例4某单位要从100名报名者中挑选20名献血者进行体检。最不可能被挑选上的是1993年以来已经献过血,或是1995年以来在献血体检中不合格的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所言及的报名者最有可能被选上?
  A. 小张1995年献过血,他的血型是O型,医用价值最高。
  B. 小王是区献血标兵,近年来每年献血,这次她坚决要求献血。
  C. 小刘1996年报名献血,因“澳抗”阳性体检不合格,这次出具了“澳抗”转阴的证明,并坚决要求献血。
  D. 大陈最近一次献血时间是在1992年,他因公伤截肢,血管中流动着义务献血者的血。他说,我比任何人都有理由献血。
  解析A、B项中的人选都是“1993年以来已经献过血”。C项是“1995年以来在献血体检中不合格的人”。D项符合要求。
  2. 命题
  【备考要点】
  (1) 简单命题
  ① 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在结构上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组成。如: 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所有人不是长生不死的; 有些玫瑰是红色的; 有些科学家不是大学毕业的; 张三是高级工程师; 某个
  人不是小偷。都是直言命题。
  根据直言命题的质和量的结合,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以下六种形式:
  直言命题的种类命题的符号表述命题格式简称例句
  全称肯定命题 所有S是PSAPA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全称否定命题 所有S不是PSEPE东北人都不是活雷锋
  特称肯定命题 有些S是PSIPI有些东北人是活雷锋
  特称否定命题 有些S不是PSOPO有些东北人不是活雷锋
  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SaPa张三是活雷锋
  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SePe张三不是活雷锋
  直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如下表:
  类型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
  (被包含)真包含关系
  (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SAP真真假假假
  SEP假假假假真
  SIP真真真真假
  SOP假假真真真
  同一题材的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为:
  ② 关系命题
  “5大于3”,“甲和乙是同学”,“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之间”这类命题称做关系命题。关系命题是断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命题。关系的性质主要有: 对称性(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 传递性(传递性的关系、反传递性关系、非传递性关系)。
  ③ 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必然”和“可能”等词语称做模态词。
  同一题材的模态命题的真假对当关系如下图所示:
  (2) 复合命题
  ① 负命题
  负命题就是否定某个命题所得到的命题,又叫做命题的否定。设原命题为p,则该命题的负命题为“并非p”。例如,原命题为“所有科学家都是大学毕业的”,其负命题为“并非所有科学家都是
  大学毕业的”。
  负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如下:
  pp
  真假
  假真
  ② 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例如,“鲁迅是文学家并且是思想家”。
  联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 p并且q。
  日常语言中的“……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不仅……还……”等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语词都是“并且”的意思。
  联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如下:
  pqp∧q
  真真真
  真假假
  假真假
  假假假
  ③ 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是断定几个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命题。例如: “他是GCD员或者是劳动模范”,“要么武松打死老虎,要么老虎吃掉武松”,“这份统计表格或者是计算有错
  误,或者是统计本身有错误”。
  a. 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是断定几个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的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 p或者q。
  在日常语言中,“……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等连接词都能表达相容的选言关系。
  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如下:
  pqp∨q
  真真真
  真假真
  假真真
  假假假
  b.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选言命题。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 要么p,要么q。
  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或……二者不可得兼”、“不是……就是……”、“要么……要么……”等连接词都能表达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为:
  pqp∨q
  真真假
  真假真
  假真真
  假假假

  ④ 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又称条件命题,它是断定一个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命题。
  在假言命题中,表示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部分称为前件,表示依赖条件而存在的部分称为后件。条件关系主要有三种,即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和充要条件关系。
  a.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 如果p,那么q,记作p→q。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就……”、“有……就有……”、“倘若……就……”、“一旦……就”、“假若……则……”、“只要……就……”、“哪里……哪里就……”、“要想……就要……”等连接词都能表达充分
  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为:
  pqp→q
  真真真
  真假假
  假真真
  假假真
  b.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 只有p,才q,记作p←q。
  在日常语言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才……”、“除非……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等连接词都能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例如: “没
  有GCD,就没有新中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如下:
  pqp←q
  真真真
  真假真
  假真假
  假假真
  c.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
  比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就是一个经典的充要条件假言命题。也可以写作: “当且仅当人犯我,我才犯人。”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 当且仅当p,才q。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 “只要……就……并且只有……才……”、“……当且仅当……”等连接词,均能表达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如下:
  pqpq
  真真真
  真假假
  假真假
  假假真
  ⑤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 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就是 p的必要条件; 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q就是 p的充分条件。
  因此,“如果p,那么q”等值于“只有q,才 p”; “只有p,才q”等值于“如果q,那么 p”。
  如果用“→”表示“如果……那么……”,用“←”表示“只有……才……”,用“”表示“等值于”,我们就可以把上述推理分别表示为: (p→q)(q←p)和(p←q)(q→p)。
  提示: 充分条件不止一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解题技巧】
  这一部分主要是命题种类分析,几乎没有直接考查这部分知识的题目,有关题目大都结合推理进行考查。解题技巧此处从略。
  3.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备考要点】
  (1) 同一律
  同一律的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用公式表示为: “A是A”。
  违反同一律就会导致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2) 矛盾律
  矛盾律,也常叫做不矛盾律。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用公式表示为: “A不是非A”。违反矛盾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就是自相矛盾。
  (3) 排中律
  排中律的内容是: 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用公式表示为: “A或者非A”。这显然是一种不相容的选言关系。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或者A,或者非
  A,二者必居其一。违反排中律,就会在思维中犯“模棱两可”的错误。
  (4)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是指: 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用公式表示为: “p真,因为q真,并且由q能推出p”。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导致“虚假理由”或“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解题技巧】
  这一部分主要是原理性描述,几乎没有单独考查这部分知识的题目,有关题目大都结合推理或论证进行考查。解题技巧此处从略。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