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
来源:优易学  2014-1-22 14:14:03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改革只有进行时,已开展的改革尚需努力落实,新的情况又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我们应着眼于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积极更主动的精神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121日召开的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今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改革的第一年,全省教育系统必须强化改革意识,增强责任担当、坚定的信心和政治定力,为后人多砍掉一些荆棘,多排除一些地雷阵,多开辟一些通向成功的道路,以使浙江教育尽快实现现代化,使浙江的孩子学习得更好些,生活得更好些,做更好的自己。

深化改革,无疑是2014年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事实上,浙江教育人从未停止过深化改革的脚步。这些年,我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呼声,迎难而上,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性的改革探索,书写了一个个既倍感压力又倍感自豪的浙江教育故事。

 

关键词:【高考改革】

2009年开始,我省相继推出了多项以多样考试、多次测试、多元录取,增加学生和高校相互选择性为主要内容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举措,给莘莘学子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特别是去年,我省实行“三位一体”招生的高校已增加到22所,参考学生18110人,录取学生1885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达到9415名,已占到招生总量的8.2%。这一模式克服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在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省将推出全面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刘希平说,对于这项改革,省教育厅酝酿已久,主要思路是减少必考科目,增加选考科目,实行多次考试,实现高考招生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更多结合,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压力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考试科目选择权,给高校更多的考试科目设置权和选择学生权力。

目前,该项改革的初步方案已经形成,省教育厅将多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以使方案包括实施时间更科学合理,求得社会的最大共识和支持。

此外,我省将继续完善“三位一体”考试招生,扩大职业教育“3+2”、五年一贯制和单考单招招生规模,在单考单招中全面推行文化知识加技能测试,将招生院校由高职院校扩大到部分应用性本科高校及专业。

 

关键词:【课程改革】

过去一年,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全省各地各学校大量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课程自主选择权。除了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外,作为此次深化课程改革的一个配套改革举措,我省还大胆改革高中的评价制度,建立起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规定11门必修课程每年开考两次,学生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次数最多为两次,并以最好的成绩录入。人们发现,在推进这一轮改革中,我省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选课走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为提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做好龙的叶公,不做患得患失的绅士,不做愚公移山中讥讽嘲笑的智叟,我们要做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不断地向教育的积弊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果敢进攻。”这是刘希平对教育改革的理解,他表示要和全省教育战线的工作者一起,将改革进行到底。

在深化课程改革上,今年我省一方面将继续抓好普通高中学科培育基地和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指导学校基于自身条件和优势,围绕主干学科,进行课程系统设计,组织教师结成团队系统开发开设课程,着力把选课走班和学分制落到实处,积极倡导实施必修课选课走班。另一方面,把选择性课程改革教育思想向义务教育渗透,向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延伸。去年,我省中职课程新教材专业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是个喜人的成绩。今年,我省还将推动中职学校和高校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及学分制改革,完善学生转专业制度,努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空间和机会。

 

关键词:【教师流动】

“教师流动”这4个字,听着令人热血沸腾,因为这有利于优质教育的扩散;但真正去做了,会发现前行的道路坎坷重重。

“改革无疑会遇到许多困难,会触及许多利益矛盾,会面临和承受许多压力,包括责难,但不深化改革,问题、困难、压力、责难会更多更突出;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愿景难以实现。改革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需要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推进教育改革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千千万万孩子应负的责任。”作为改革的拥趸者,刘希平一直这样鼓励每一个浙江教育人。

2010年开始,我省积极构建让教师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2013年,又在全国率先推出县区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继嘉善之后,目前已有22个县(市、区)建立并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教育改革在浙江犹如钱塘潮水一浪又一浪滚滚向前,势头强劲。

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秋季,全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会全面建立起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重点加大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县(市、区)范围内的交流力度。坚持公平公正和政策的鲜明导向,最大程度地整合相关政策,增强广大中小学教师主动参加交流的内在动力,引导和鼓励高素质师资向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流动。

 

关键词:【简政放权】

改革只有进行时,已开展的改革尚需努力落实,新的情况又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改革是因问题而引发的,有问题就会有改革。

面对当下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应运而生。省教育厅表示,今年将继续实施好简政放权,维护学校办学自主权,坚决把该放的权放到位,健全放权后的指导监督制度,有效清理和减少各类评比评估检查表彰活动,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服务水平,还学校一个安心静心办学的环境。同时,以制订学校章程为切入点,促进高校以及各类学校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减少层级,重心下移,在高校全面推行建立办事服务大厅,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民办教育,我省积极鼓励支持,统筹规划,避免无序,宜民办则民办,通过鼓励投资、购买服务等,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私立学校,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样化选择需要。

为了探索社会化评估监测教育的有效形式,我省计划依托第三方力量,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发展跟踪评价等评估监测活动,深入分析,用好成果。

此外,我省还将全面启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工作,研究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引导各地教育不断向着更高目标发展。

 

关键词:【对外开放】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既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群对国际优质教育的需要,更为了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方法,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改造、提高浙江自己的教育。

这几年,我省教育对外开放、开展国际交流,高校、中小学校做得很有生气。截至去年底,在我省高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已达20978人,占到在校生总数的2.06%,其中35.5%为学历生;我省高校具有3个月及以上海外学习背景的教师已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11%;高校开设的全外语和双语课程已达到4200多门;通过连续3年实施“千校结好”活动,全省与境外学校结对的中小学校已达到1232所。我省教育还大踏步走向了世界,已在15个国家举办了18所孔子学院和8处孔子课堂。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省继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今年,将深入做好有计划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高品质教育资源的工作,办好各类合作项目,重点是抓好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及课程群建设;用好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政策,着力提高学历生比重;积极拓展渠道,为广大教师创造参与国际培训和交流的机会;规范学生出国游学的组织管理,更多地与开展结对学校活动结合起来,把“千校结好”活动的重点转到实质性交流上来;跟踪研究,努力提高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办学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