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加大帮困力度实现海岛助学体系全覆盖
来源:优易学  2014-1-22 14:01:13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近年来,舟山市在原帮困助学政策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惠民政策,保障弱势群体公平受教育权利,全市助学体系实现多元化、全覆盖。
    一是贫困生资助和爱心营养餐补助得到扎实推进。2013年,全市受资助学生32520人次,受助总额达3950万元,做到了“应助尽助”、“应补尽补”,全市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2013年全市12597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750元/年的“营养改善计划”,共计资助金额504.98万元;普高3238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人均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245.25万元,其中331人次学生免除学费,资助金额49.92万元;学前教育阶段共资助66人次幼儿,免除保育费金额4.77万元;全体中职在校一、二、三年级学生16619人次免除学费,资助金额2848.65万元,3941人次享受人均15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295.92万元。舟山市帮困助学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全覆盖。
    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舟山市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按照“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努力保障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2013年,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通知》,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居乐业。全市各中小学共接纳随迁子女16688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率接近80%。同时,结合“小岛迁、大岛建”的新形势,嵊泗县菜园二小、定海区明珠小学金塘沥港分校等学校已经成为专门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入学就读的公办学校。新建和正在建设如舟山市新民学校、岱山新衢小学等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出台系列扶持民工子弟学校的政策措施,2013年投入810余万元扶持新居民子弟学校办学,民工子弟学校信息化工作实现班班通,定海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每班还配有电子白板教学设备,部分民办民工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全市外来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
    三是残障儿童少年教育得到切实加强。全市204名6—15周岁持证残疾儿童少年,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教点集中接纳、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三种方式,已全部接受教育并纳入学籍系统管理。2013年,舟山市出台了《加强特殊教育管理若干规程(试行)》,要求将随班就读工作进一步纳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着力形成以“特殊学校(特教班)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区域残障儿童教育服务新格局。全市确立了舟山第一初中等15所中小学为随班就读首批试点学校,基本完成资源教室建设、资源教师配备与培训、残疾学生的双学籍管理等工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不断提高。市聋哑(启智)学校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小学达到7900元/生,初中达到10000元/生。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