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教育局从2012年8月开始实施农村留守学生家园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统筹资源,建立农村留守学生家园式管理工作机制。市教育局联合市妇联、团市委、市关工委、市退休教师协会等部门单位成立建德市留守学生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协调留守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交流各单位的新做法、新经验。通过统筹乡镇妇联、退休教师协会、村委会等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完善留守学生关爱工作机制,实施三项教育行动计划,努力实现留守学生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安全有护的目标。
二是因地制宜,构建农村留守学生家园式管理模式。深入调研,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掌握留守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学习生活及个人行为习惯情况、留守学生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对2944名留守学生进行登记建档。 落实责任,实行代理家长制。根据留守学生情况的不同,分门别类,有针对性、个性化地建立“家园式”教育管理模式。实行教师代理家长制,由学校选择在校教师或居住在当地的退休教师通过“一带一”或“一带二”的形式给每名留守学生确定一名“代理家长”;加强与祖辈监护型留守学生隔代监护人的联系,建立
三是实施三大教育行动,创设温馨的留守学生精神家园。(一)是贴心关爱行动。各学校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行动。(二)是劳动教育行动。围绕提升留守学生生活自立能力,结合当地实际,各中小学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独立、自护。(三)是感恩教育活动。各学校组织留守学生深入开展“学做小主人”系列活动,开展“小主人日记”评选展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家中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着爸爸妈妈一样照顾老人、孝敬长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