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公选领导 >> 公文写作 >> 调研报告 >> 正文
X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来源:优易学  2010-1-25 11:14:3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摘要

  XXX乡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典型的社会发展“直过区”。境内群众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谈泊,生产方式仍然保留“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生产率极低,对自然界的生态破坏性大。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XXX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破解制约X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带领全乡15732名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调查,分析X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提供了十条政策建议:切实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以林为主,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加强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医疗卫生计生工作,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明确发展思想,加快乡镇企业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

  关键词:农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可持继发展

  一、前言

  XXX乡是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境内高山峡谷,大江奔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全乡经济总收入3279万元,人均纯收入1245元;粮食总产645.49万公斤,人均有粮437公斤,经济社会发展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社会主义。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增收较为缓慢。人口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大,全是一个典型的贫困乡镇。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如何破解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是摆在XXX乡各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眼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二、XXX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

  (一)XXX乡的基本情况

  XXX乡位于XXX县中部的XX两岸,东经98°51′至99°21′,北纬26°00′至26°13′之间,东西横距最宽30公里,“南北纵距”最长24公里,总面积406.28平方公里。乡境东连接XXX县,南连XXX镇,东南、西南分别与XX乡、XX镇相连,西与缅甸接界,北与XX乡毗邻,国防干线跃碧公路沿XX自南向北贯穿全乡。全乡立体气候突出,在同一平面上气温南北差异小,重直差异大,农作物和经济林木及药材种类繁多,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为45.8万亩,覆盖率达67%。具有开发前景的“腊玛窟”旅游景区和维拉亚窟旅游景点。

  全乡共有7个村民委员会,75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人口达4180户15732人(农业人口3761户14786人),傈僳族是居住的主体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3%。农村劳动力共有8575人。全乡耕地面积28889亩,其中水田5230亩,旱地23659亩。有三条乡村公路,总里程48公里。由于社会、自然条件等诸多原因,XXX乡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意识淡薄,农产品附加值无法提高,商品化率低,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全乡现有3个自然村未解决通电问题,有20个自然村未解决和恢复人畜饮水工程,有8个自然村未通人马驿道,有2036户农民居住在简易茅草房、千角楼房内,人均637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570户1740人。

  (二)X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发展中的有利条件:

  1.XXX乡立体气候突出,自然物种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2.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山川险峻秀美,旅游资源丰富。

  3.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全乡境内有七条流量稳定的自然河,为引水、提水、蓄水灌溉以及发展水电提供了水源保障。

  4.区位优势,XX乡位于XX县中部的怒江两岸,距州府XX城为23公里。位处交通要道,是XX、XX两县和本县的XXX乡、XX乡、XX乡到XX城的必经之道。有利于XXX乡与其它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劳动力资源丰富,全乡农村劳动力8575人。广大人民群众从传统耕作方式上改变出来走依靠科技促增产路子上,劳动力从不足变为过剩,若把多余的劳动力输出,从事农业生产上转移出来,从事其它行业,将增加农村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6.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扶贫开发作为全乡工作的重点,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党和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倾斜,增强了全乡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调动了各族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性。

  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

  1.山高坡陡,耕地质量差、土层簿而瘦,不利于粮食生产。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投入不足,对乡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阻碍了全乡社会经济的发展。

  3.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生产力水平较低,教育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偏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科教卫生医疗等社会各项事业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4.乡财政收入来源少,财政经费困难,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较弱,培植支柱产业力度不够,农民收入渠道少,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增收困难。

  5.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耕地矛盾突出,土地承载负担加重,自然灾害频繁,部分已丧失生存条件。

  6.对立体气候优势认识不足,开发不力,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特色不明显,缺乏竞争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工业化和城市化及产业化经营水平落后。

  三、X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XXX乡的自身特点,立足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坚持科教兴乡,以市场为导向,念好“山”字经,发展峡谷经济和生态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切实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1.依托XXX资源优势,调出特色,调出规模,调出“卖点”来。突出抓好生猪和土鸡养殖基地建设和肉牛、山羊养殖基地建设。沿江经济带开发农副产品粗加工,建立蔬菜基地,养猪基地,实行粮-菜-猪-鸡模型发展。半山和高山经济带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要以自然保护区工程为载体,开发林业产业,为城镇提供优质生态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

  2.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增收。要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扶持发展和培植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营销大户,以“龙头”为纽带,使小生产与大市场连结起来,使小产品与大效益连结起来。

  3.科学种植,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农民增收。

  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科教兴乡的观念,防止和克服忽视科教人才培养,改变教育与生产脱节的状况,提高劳动者素质。

  5.紧紧抓住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和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两个步伐。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