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金融市场发展——金融衍生市场
(一)金融衍生市场形成
金融衍生市场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它是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期货合约、期权合约等创新而派生的市场。
金融衍生市场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原因主要有:
(1)世界经济形势的变迁。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通货膨胀的压力便贯穿于整个70年代,浮动汇率的推行,石油市场的冲击,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使市场更趋动荡,利率与汇率风险与日俱增,无论发达还是发展国引起的通胀性筹资已成常规,对市场通胀、利率及汇率风险规避产生强力需求,因而推动金融不断创新,金融衍生商品不断涌现,市场不断派生。
(2)金融管制松动。随着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金融管制的松动化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极为宽松的环境,使金融衍生商品在交易双方分散市场风险强需求刺激下,不断孕育与诞生,促进了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3)技术革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变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金融市场的广泛应用,助长了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4)金融机构业务交叉与渗透及竞争加剧。金融管制放松后,各金融机构的业务可以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打破了传统垄断的格局,使市场竞争更趋加剧与白热化,金融创新不断被提上首要的议事日程,推动着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5)融资方式证券化。有价证券以其筹资成本低、流通性强及收益高,而取代银行贷款成为主要的筹资方式,成为国际市场融资的主渠道。融资方式证券化,推动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6)全球性金融资产组合的偏好,以及新保守主义思潮与“经济自由化”倾向,对金融衍生市场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金融衍生市场发展,预示金融世界新秩序的开始,使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革命性”变化。但金融衍生市场却遭遇“政治性”与“经常性”攻击,强调了它的风险性。然而,金融衍生市场却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如果运用恰当,不仅有高的收益,而且能排除风险。
(二)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市场是金融市场的派生市场,金融衍生工具自然也是原生金融工具所派生的工具,其价值主要依据原生金融工具的未来价格确定。
金融衍生工具在形式上大都表现为合同或契约,这些合同主要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期权合同及掉期合同等。
(1)远期合同。它是交易双方通过证券交易所或柜台市场约定在未来时间以固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货币或利率的一张契约。远期合同交易数量若通过交易所是规范、标准化的,若通过柜台市场则是不规范、非标准化的。其价格确定方式可以竞价(场内),也可以议价(场外)。
(2)期货合同。它是交易者通过交易所按标准交易品种、交易数量、交割时间及交割地点以集合竞价方式,达成买进或卖出未来特定金融资产交易的一张契约。期货合同涉及的特定金融资产有利率、外汇、股市价格指数等。
(3)期权合同。期权合同的具体内容与期货合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期权合同指交易者与交易所达成在约定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金融资产的权力,而并不承担相应的义务,即权力买方在未来一定时期可执行这一权力,亦可放弃这一权力。期权合同的标的物可以是外汇与利率,也可以是股票价格指数。
(4)掉期合同。它是交易双方在未来一定时间,相互交换各自原本约定的本金支付方式而为对方支付的一张契约。这是以本金为基准的利率掉期合同。
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在不同形式下又表现为不同的工具:按其依附的原生金融资产有货币、利率、汇率及股指衍生工具;按复杂程序有一般、混合与复杂衍生工具;按产生的场所有场内与场外衍生工具等。
总之,不管什么形式、什么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一经诞生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无疑会刺激金融市场发展,如果利用得当,定会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有效发展。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