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公选领导 >> 基础知识 >> 经济知识 >> 正文
基础知识:微观经济学收入分配
来源:优易学  2010-1-16 16:31:1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五)板书设计 
 
(六)参考资料
1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花巨资在世界范围里网罗人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却存在着“操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当教授的不如做销售的”等社会现象,人才流失比较严重。1999年底,在国家支持下,清华、北大进行了一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清华为例:所有岗位分9个等级,各级别每个月的津贴分别为300元、500元、800元、1200元、1700元、23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寒暑假两月没有)。但高额的教师津贴也不是好拿的。必须有相应的教学科研成果,并经过一定程序的评议。这次评上了,下次也可能评不上。此外,复旦、上海交大、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哈工大、西安交大也正准备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此举将有力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们党在分配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