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公选领导 >> 基础知识 >> 管理知识 >> 正文
管理前沿:二十年目睹之官企怪现象
来源:优易学  2010-1-19 18:40:0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国企败坏的症结在官企
              
  时下坊间流行着这样一种理论,即所谓的“国企冰棍儿论”。其所指无非是,如果不让一部分人把国企痛痛快快地“吞食”,那么,国企迟早会像“冰棍儿”一样慢慢地融化掉。于是,“官家”以所谓国企改革的名义,与企业的“管家”上下其手就把“主人”多年积累的家产变成了“仆人”的。

  其实,任何稍具常识的人都明白,“冰棍儿”的化与不化,并不在于“冰棍儿”自身,而在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在一个“私有化”不断升温的舆论环境中,在一个官企不分的制度环境下,“冰棍儿”不融化那才是奇迹。其实,不想“冰棍儿”化掉很简单,要么维持冰天雪地的寒冬天气,要么把“冰棍儿”放到冰箱里去。当然,如今的“大气候”已经不允许中国再回复到27年前的“冰雪寒冬”,但是,在一个温度不断上升的外部环境下,一台功能良好的“冰箱”确是必需的。

  可是在中国,这台制度“冰箱”至今都未见效能。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就指出,在中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冰箱的功能好像很差,根本就不制冷,或者说冰箱根本就不存在。一些人似乎也缺乏制作一台好冰箱的意愿。他们要么在等待冰棍儿化掉,要么在抢食冰棍儿。这些人太清楚了,有了冰箱,冰棍儿也就没有了化掉的风险,这时候也就没有了抢食冰棍儿的理由。

  本缘于一些人的蛀虫式败坏行为的国企问题,现如今竟被“顺理成章”地归结为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属性。其实,企业的国有属性仅是问题的表面,因为掩盖在冠冕堂皇的国企概念表述之下的,是官企的事实本质。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韩强指出,所谓“国企”出现的主要问题其实都是“官本位”造成的,“国企”这个概念如果被曲解,就会被利用,全民的企业就变成了少数人的官企。

  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对于目前官企泛滥的现象也颇为无奈。萧灼基表示,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还存在许多特权。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破坏着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破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健康发展。国有企业必须被改造成为市场经济中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的经济细胞,处于竞争的平等地位,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平等竞争。萧灼基认为,官企造成的更为重要的后果是,由于官商不分,政企不分,使一些政策无法准确落实到位。例如,面对一些针对行政官员严格要求的政策,一些拥有行政级别的企业家便以企业家的身份出现;而面对一些针对企业家严格要求的政策,这些人又以行政官员的身份出现,从而造成了政策真空。反之,面对两头都有实惠和特权的政策,这些人又两头都占。

  《上海证券报》时事评论员时寒冰也认为,许多国企干部本身就享有行政级别,其中一些经营出色、管理有方的国企老总,更是直接被提拔到政府部门中担任要职。这种激励机制其实是以行政激励替代了市场激励。而西方的国企管理者,往往就是政府雇员,政府对他们的要求亦是按照政府雇员的标准而非职业经理人的标准来定的。这体现了中外国企的本质区别:西方国企通常以社会指标为衡量工具,而中国的国企却有市场要求。换句话说,中国国企在大多数情况下,既官又商,既商又官,官商合一,而在对国企负责人的衡量上也是社会与市场标准双管齐下。

  3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企业经营好坏与所有制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不管在公有制环境下还是在私有制环境下,不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办事的企业都要垮台。李荣融说:“通过统计不难发现,干部的腐败绝大多数都和企业有关,说到底就是以前政企不分造成的。”李主任说的也许没有错,的确,企业的好坏也许并不在于所有制,但是对市场与企业来说,政治权力的过度介入一定是一种负面影响,官企一定导致市场的低效和腐败滋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可是,国资委目前的一些政策却很难说是在试图改变官企现象。2004年的“郎旋风”一吹,国资委似乎有了更多借口来强化中央企业的官企地位。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举动,还是某些人的有意为之,现在很难得出结论。但是,外界对政策的评价似乎更倾向于认为,国资委在强化央企垄断和官企同盟。大量地方国企被中央企业收编,部级、副部级中央企业的市场权力不是在削弱,而是变得更加强大,民营企业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也许,我们当前亟需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国企是不是必然导致官企的形成。难道只要存在国家所有制,政府官员对企业的干预就不可避免?所谓的政企分开就只会是一句空话?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政府早已成为事实上的国企所有者,作为所有者,政府就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企业治理当中。因此,要改变官企现象就只有推进国企的产权多元化,以弱化政府权力的介入。国企的产权改革绝不是改与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的问题,是在严格产权保护的法治框架下如何推进改革的问题。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丁宁宁所言,如果国有资产的保护不规范,私有产权也不会得到有力保护。

  其实,要改变官企,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还原国企的本来意义。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韩强认为,有些人把全民所有制变成了官企,不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以政府行为代替市场行为。我们有必要为“全民所有制”正名,并强烈呼吁人民代表大会建立公有财产(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特别在当前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做到公有企业的利益公平分配。

  最近有媒体报道:按照中央对国企改组、改制的进程和规划,所有国企将在今年转变传统身份,引入股份制,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传承的行政模式和行政管理。这意味着传统的国企老总身份将“终结”,将不再具有行政级别,将不再官商一体。其实,这只是改造官企的最形式化的一步,能否掀开国企改革新的一页,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