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公选领导 >> 笔试题库 >> 专业题库 >> 正文
公开选拔发改委副主任专业科目试题及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10-1-22 11:36:5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调节手段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D.
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消费性质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C.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D.
4.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预警种类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C.
5.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发展战略最核心要素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A.
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各种要素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C.
7.D[解析] 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投资率。
8.B[解析]根据我国国际贸易的有关情况,我国国际收支主要是贸易收支。
9.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结构平衡了,总量必定平衡,这是经济结构中各种关系平衡的基点。
10.A[解析] 第一产业指农业。
11.B[解析] 根据经济效益与投入的反比例关系经济效益好,意味着投入少而产出多。
12.B[解析]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13.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消费结构的分析。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必然是以吃、穿为主的结构。
14.C[解析] 承担统一协调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国家计划委员会
15.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分析,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关键问题是利润分配 。
16.B[解析]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是综合平衡法 。
17.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管理活动的失效的分析。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是实施性失效。
18.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投资规模的分析。凡是大于国力承受能力的投资规模是投资需求膨胀。
19.D[解析] 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偿还性。
20.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 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二、多项选择题 
1.BD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的分析。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实现条件,二者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外在条件。 
2.ABDE[解析] 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表现在能够促使生产适应市场需要,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节约,能使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可以在微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但无法保证宏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
3.BCD[解析]行政手段的特点主要有统一性、强制性、纵向性 。
4.AC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基尼系数特点的分析。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5.ACE[解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通货膨胀率、商品供求差率、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率等方面考察社会总供求是否平衡。
6.AE[解析]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中间环节的是交换和分配 
7.AC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乙类警情各种指标的分类。乙类警情的指标有投资率、通货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BCE[解析]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三大支柱是财政、金融和计划。
9.ABC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产业政策具有以下特色的分析。产业政策具有的特色是开放性、预见性、连贯性、诱导性 
10.AD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外合资经营方优点的分析。中外合资经营方式的优点是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适用范围广 ,可利用外商的名牌商标和市场 。
11.B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投资结构的分析。 投资结构有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使用结构。
12.CD[解析] 管理方法现代化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消费者 的客观要求,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13.ABCD[解析] 现代管理体制由以利润为目标的激励体制、以经理负责制为核心的决策体制、以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动力体制和以经济核算制为主的监控体制四部分构成。 
I4.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的分析。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包质与量的规定性、时间规定性、目的性和方法规定性四种特性。
15.CD[解析]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管理组织现代化和管理方法与手段现代化。
16.ABDE[解析] 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有统一的原则、效能的原则、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精简的原则。 
17.ABD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社会总供给各种构成要素的分析。 社会总供给包括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国内生产的服务、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 
18.ABCD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ABCDE.
19.BCDE[解析] 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总成果的综合性指标是出口总额、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和投资总额四项指标。
20.ACD[解析] 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三大支往是计划、财政和金融。
三、判断题 
正确有:2,6,8。其余错。
1、[解析]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产结构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的,两者并不矛盾。
3、[解析] 属于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是计划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等也属于微观管理
4、[解析] 我国的“大跃进”发展战略大体不属于协作型战略模式。
5、[解析] 一定时期内在建未完工程的数量越大,则投资需要量就越大;反之亦然。
7、[解析] 生产结构是消费结构得以形成的物质基础。
9、[解析] 重置投资不是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是重新开始进行新的投资。
10、[解析] 政策性投资不叫竞争性投资。政策性投资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质,不具有竞争性。
四、计算题 
1.国内生产总值= 2998+8300+15200+3100=29598(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6000 × 10%× 75%/1000=0.45 
五、名词解释 
1.消费水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每个成员平均消费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它着重从平均水平方面反映人们的消费状况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衡量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人均实物消费量、人均服务消费量、人均消费额等。 
2.国际储备:一国中央政府直接或通过金融管理机构间接拥有的对外金融资产。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其它提款权等。若一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加长期资本项目出现不平衡,均可通过国际储备的增减达到平衡。 
3.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指在产品价格变动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变动和引起这个变动的价格水平变动之比率。用来衡量价格水平变化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程度。由于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需求弹性取负值。不同国家、不同部门、不同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4.法律手段: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等来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以调控经济活动的手段。其主要工具是全国人大颁布并贯彻执行的各种经济法以及政府法令、条例、规定、规章制度等。具有规范性、强制性、责任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为了正确确定宏观收入分配政策,保证宏观收人分配的顺利运行,在我国条件下,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2)坚持总收入和总支出之间基本平衡、略有节余,不搞超分配的原则。 
(3)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4)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5)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帮未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答案要求:经济增长模式转换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其逐渐实现。我国当前的主要措施是: 
(1)加速科学技术进步。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3)加快企业制度改革。 
3.宏观调控目标是政府最高层次的组织协调全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政府制定各种宏观政策和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的依据。一般来说,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保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增长;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等。 
4.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可以归纳为: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我国政府这方面职能的任务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消除导致市场机制扭曲的体制原因,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这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现实相适应。具体来说,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承担以下社会经济管理职能:(1)调控国民经济总量。(2)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区域政策。(3)提供公共服务。(4)培育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5)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6)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七、论述题 
宏观调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我国特殊国情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l)“市场失灵”需要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虽然能在资源配置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即“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是导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周期性经济衰退和其他社会经济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这些国家逐渐实行和完善政府干预的重要原因。市场的这些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法律的指导来解决。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反对垄断和保护公平竞争,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经济发展中保护自然与社会环境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脱胎于计划经济,本身就有一套完整的宏观管理系统。但长期以来,宏观管理系统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分钱、分物、定指标、批项目,而对总量平衡、重大比例协调、经济发展战略等宏观问题重视不够,因此形成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调控乏力。我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重视加强宏观调控,这不仅是弥补和纠正市场经济缺陷的要求,也是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绝不是要取消或代替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是创造条件,保证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脱离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必然会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也就很难真正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