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公选领导 >> 笔试题库 >> 专业题库 >> 正文
公开选拔科技类笔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10-1-22 11:20:2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第五,科研成果的保护不力。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一些科研成果很容易复制、模仿。因此,保护科研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受侵害,对于保持科研创新动力十分重要。我国虽然已制定了知识产权法,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产权意识、法律意识较弱,以及部门、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知识产权法的实施并不是十分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我国现存科技体制的上述诸种弊端,其根本症结在于长期以来政府职能不清,没有摆正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直接隶属于政府。政府不是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从宏观上调控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行为,而是直接干预科研项目的设立、投资、审批、应用,对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产品采取统分统配。这样做的结果,科研单位无需面对市场,企业缺乏科技创新和投资的动力与能力,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成本高。在政企不分、企业责权利关系不清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研机构,由于不是直接面向市场,不可能长久保持其适应市场需要的科技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同时,政府没有能够履行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没有建立和有效地实施相应的制度法规,也影响了我国科技体制的完善。
七、案例分析
    (1)这个例子显示出了科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该地的成功发展就是抓住了科技文化教育这条主线,使科学技术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2)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是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主要体现。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需要相关政策、服务体系的配合、协同运作。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