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祖国和平统一后,依法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力,除在( )方面服从中央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外交 B.国防
C.宣战 D.立宪
E.媾和
4.“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表现在( )。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C.中国的中央政府存北京
D.台湾有自己的军队
E.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5.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统一问题后,承诺对港、澳、台的政策50年不变,
这是因为( )。
A.为了安定人心,减少疑虑
B.考虑到台、港、澳几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同中国的发展战略有密切关联
C.为了高度自治
D.使人们感到中国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E.为了实行“一国两制”
6.1986年,邓小平在同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的谈话中,提出的台湾有必要同大陆实现统一的几点理由是( )。
A.不实现统一,两岸“三通”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B.统一是个民族感情问题,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C.如果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
D.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统一,台湾人民的利益没有损失
E.只有实现统一,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7.“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C.高度自治 D.50年不变
E.完全自治
8.国家的统一是( )。
A.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B.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C.是台、港、澳同胞的迫切愿望
D.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E.是一些外国反华势力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三、简答题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四、论述题
论述“一国两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D 5.A
6.A 7.A 8.B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BDE 3.ABCE 4.ABCE 5.ABD
6.BCD 7.ABCD 8.ABCDE
三、简答题
答: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四、论述题
【要点】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国两制”允许一个国家内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共存,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允许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存在,而不允许另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组织形式长期存在的认识。二是“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稳定、繁荣。三是“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四是“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c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