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公选领导 >> 笔试题库 >> 政治时事 >> 正文
公开选拔考试第五章邓小平理论第一节练习题
来源:优易学  2010-1-20 17:23:3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D.《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发表
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极左路线的破产
    C.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正确总结    D.苏东剧变的警示
8.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当时摆在我们面前有三条路即(    )。
    A.一条是老路,就是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错误的“两个凡是”的路
    B.一条是邪路,就是以借口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的路
    C.一条是新路,就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GCD人冲破“两个凡是”、反对否定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之路
    D.一条是西路,就是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彻底否定社会主义的“西化”
三、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GCD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四大。    (    )
  2.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    (    )
  3.“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的提出是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    (    )
四、简答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时代主题转换有什么关系?
五、论述题
    试述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B    5.A
    6.B    7.C    8.C    9.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BE    4.ABCD    5.ACD
    6.AB        7.AC       8.ABC
三、判断题
    1.×    2.√    3.√
四、简答题
    答:(1)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二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时代主题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生活要提高,成为各国人民的愿望和普遍要求。在时代主题发生转换的同时,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浪潮,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世界范围的竞争,从过去的军事较量转向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时代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发展。
    (2)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并对之作出科学的分析,正确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转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都和对时代主题转换的正确判断有关。
五、论述题
    【要点】(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当代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的主题。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时代主题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时代的变化,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征。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发展,邓小平理论还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