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A.人大决定 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 D.地方性法规 E.宪法
2、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
A.政治政策 B.文化政策
C.经济政策 D.基本政策 E.元政策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
A.选民 B.立法机关
C.利益集团 D.行政机关 E.领袖人物
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
A.关联性 B.主观性
C.单一性 D.静态性 E.动态性
5、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
A.政治环境 B.自然灾害
C.经济环境 D.社会心理环境 E.生态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4、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5、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 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试述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2、联系实际,论述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五、实例分析题(10分)
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有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借。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外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起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
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责任编辑:c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