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1.舞弊的含义和种类
(1)舞弊的含义
(2)舞弊的种类
2.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1)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风险评估程序
(1)询问
①询问对象
②询问内容
③ 获取管理层声明
(2)考虑舞弊风险因素
(3)实施分析程序
(4)考虑其他信息
(5)组织项目组讨论
4.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5.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1)总体应对措施
(2)针对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3)针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实施的程序
6.评价审计证据
(1) 发现舞弊时采取的措施
(2) 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3) 与管理层、 治理 层和监管机构的沟通
① 与管理层的沟通
② 与治理层的沟通
③ 与监管机构的沟通
(十二)审计抽样
1.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1)选取全部项目
(2)选取特定项目
(3)审计抽样
2.审计抽样概述
(1)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①抽样风险
②非抽样风险
(2)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3)统计抽样的方法
①属性抽样
②变量抽样
(4)审计抽样的步骤
①样本设计
②选取样本
③ 评价样本结果
3.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1)样本 设计阶段
① 确定测试目标
② 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
③ 定义偏差
④ 定义测试期间
(2)选取样本阶段
① 确定样本规模
② 选取样本
(3)评价 样本 结果 阶段
① 计算总体偏差率
② 考虑抽样风险
③ 分析偏差的性质和原因
(4)记录抽样程序
4.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1)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
① 样本 设计阶段
② 选取样本阶段
③ 评价 样本 结果阶段
④记录抽样程序
⑤非统计抽样示例
(2)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方法
①变量抽样
②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
(十三)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1)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①顾客订货单
②销售单
③发运凭证
④销售发票
⑤商品价目表
⑥贷项通知单
⑦应收账款明细账
⑧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⑨折扣与折让明细账
⑩汇款通知书
11 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2 坏账审批表
13 顾客月末对账单
14 转账凭证
15 收款凭证
(2)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①接受顾客订单
②批准赊销信用
③按销售单供货
④按销售单装运货物
⑤向顾客开具账单
⑥记录销售
⑦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⑧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
⑨注销坏账
⑩提取坏账准备
2.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1)概述
(2)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①适当的职责分离
②正确的授权审批
③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④凭证的预先编号
⑤按月寄出对账单
⑥内部核查程序
(3)针对销售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①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是真实的
②已发生的销售交易均已登记入账
③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均经正确计价
④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分类恰当
⑤销售交易的记录及时
⑥销售交易已正确地记入明细账并正确地汇总
(4)收款交易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3.营业收入审计
(1)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
(2)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①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②其他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4.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审计
(1)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① 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② 检查涉及应收账款的相关财务指标
③ 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否正确
④ 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
⑤ 确定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
⑥ 对未函证应收账款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⑦ 检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
⑧ 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
⑨ 检查应收账款的贴现、质押或出售
⑩ 对应收账款实施 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
11 确定应收账款的列报是否恰当
(3)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 1)应收票据审计
①应收票据的审计目标
②应收票据的实质性程序
(2)长期应收款审计
① 长期应收款 的审计目标
②长期应收款——账面余额实质性程序
③长期应收款——未实现融资收益实质性程序
(3)预收款项审计
①预收款项审计目标
②预收款项的实质性程序
(4)应交税费审计
① 应交税费审计目标
② 应交税费的实质性程序
(5)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
① 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目标
②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实质性程序
(6)销售费用审计
① 销售费用审计目标
② 销售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十四)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1)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①请购单
②订购单
③验收单
④卖方发票
⑤付款凭单
⑥转账凭证
⑦付款凭证
⑧应付账款明细账
⑨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⑩卖方对账单
(2)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①请购商品和劳务
②编制订购单
③验收商品
④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
⑤编制付款凭单
⑥确认与记录负债
⑦付款
⑧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
2.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1)概述
(2)采购交易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①适当的职责分离
②内部核查程序
(3)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4)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①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②授权批准制度
③账簿记录制度
④职责分工制度
⑤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⑥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
⑦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
⑧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
3.应付账款审计
(1)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2)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4.固定资产审计
(1)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2)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3)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
(4)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1)预付款项审计
①预付款项的审计目标
②预付款项——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③预付款项——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2) 在建工程审计
①在建工程的审计目标
② 在建工程——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③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3)工程物资审计
①工程物资的审计目标
② 工程物资——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③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4)固定资产清理审计
①固定资产清理的审计目标
②固定资产清理的实质性程序
(5)无形资产审计
①无形资产的审计目标
②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③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实质性程序
④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6)开发支出审计
①开发支出的审计目标
②开发支出的实质性程序
(7)商誉审计
①商誉的审计目标
②商誉——账面价值的实质性程序
③商誉——商誉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8)长期待摊费用审计
①长期待摊费用的审计目标
②长期待摊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9)应付票据审计
①应付票据的审计目标
②应付票据的实质性程序
(10)长期应付款审计
①长期应付款的审计目标
②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③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11)管理费用审计
①管理费用的审计目标
②管理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十五)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1.存货与仓储循环的特性
(1)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①生产指令
②领发料凭证
③产量和工时记录
④工薪汇总表及工薪费用分配表
⑤材料费用分配表
⑥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
⑦成本计算单
⑧存货明细账
(2)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①计划和安排生产
②发出原材料
③生产产品
④核算产品成本
⑤储存产成品
⑥发出产成品
2.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1)概述
(2)控制测试
①成本会计制度的控制测试
②工薪的控制测试
(3)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3.存货审计
(1)存货审计概述
(2)存货监盘
①存货监盘的定义和作用
②存货监盘计划
③存货监盘程序
④特殊情况的处理
(3)存货计价测试
①存货计价测试的一般要求
②存货成本的计价测试
4.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1)审计目标
(2)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
① 获取或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③ 检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④ 检查社会保险费(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计提(分配)和支付(使用)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
⑤ 检查辞退福利
⑥ 检查非货币性福利
⑦ 检查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
⑧ 检查应付职工薪酬的期后付款情况,并关注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是否有确凿证据表明需要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原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事项
⑨ 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
5.营业成本审计
(1)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
(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3)营业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6.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1)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的实质性程序
(2)原材料的实质性程序
(3)材料成本差异的实质性程序
(4)库存商品的实质性程序
(5)发出商品的实质性程序
(6)商品进销差价的实质性程序
(7)委托加工物资的实质性程序
(8)周转材料的实质性程序
(9)存货跌价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十六)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
(1)凭证与会计记录
①筹资活动的凭证和会计记录
②投资活动的凭证和会计记录
(2)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①筹资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②投资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控制测试与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1)概述
(2)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①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②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3. 借款相关项目审计
(1)短期借款审计
①短期借款的审计目标
②短期借款的实质性程序
(2)长期借款审计
①长期借款的审计目标
②长期借款的实质性程序
(3)应付债券的审计
①应付债券的审计目标
②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
(4)财务费用的审计
①财务费用的审计目标
②财务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4.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审计
(1)实收资本(股本)审计
①实收资本(股本)的审计目标
②实收资本(股本)的实质性程序
(2)资本公积审计
①资本公积的审计目标
②资本公积的实质性程序
(3)盈余公积审计
①盈余公积的审计目标
②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
(4)未分配利润审计
①未分配利润的审计目标
②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
(5)应付股利审计
①应付股利的审计目标
②应付股利的实质性程序
5.投资相关项目审计
(1)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审计目标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审计
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审计目标
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3)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审计目标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4)长期股权投资审计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审计目标
②长期股权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5)投资性房地产审计
①投资性房地产的审计目标
②投资性房地产的实质性程序
(6)应收利息审计
①应收利息的审计目标
②应收利息的实质性程序
(7)投资收益审计
①投资收益的审计目标
②投资收益的实质性程序
(8)应收股利审计
①应收股利的审计目标
②应收股利的实质性程序
(9)交易性金融负债审计
①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审计目标
②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实质性程序
6.其他相关项目审计
(1)其他应收款审计
①其他应收款的审计目标
②其他应收款的实质性程序
(2)其他应付款审计
①其他应付款的审计目标
②其他应付款的实质性程序
(3)长期应付款的审计
①长期应付款的审计目标
②长期应付款的实质性程序
(4)预计负债审计
①预计负债的审计目标
②预计负债的实质性程序
(5)所得税费用审计
①所得税费用的审计目标
②所得税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6)递延所得税资产审计
①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审计目标
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7)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
①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审计目标
②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实质性程序
(8)资产减值损失审计
①资产减值损失的审计目标
②资产减值损失的实质性程序
(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审计
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审计目标
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实质性程序
(10)营业外收入审计
①营业外收入的审计目标
②营业外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11)营业外支出审计
①营业外支出的审计目标
②营业外支出的实质性程序
(十七)货币资金审计
1.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
(1)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
(2)凭证和会计记录
(3)控制测试
①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测试
2.库存现金审计
(1)审计目标
(2)库存现金内部控制的测试
①库存现金内部控制概述
②库存现金内部控制的测试
(3)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3.银行存款审计
(1)审计目标
(2)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测试
①银行存款内部控制概述
②银行存款的控制测试
(3)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4.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1)审计目标
(2)其他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3)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十八)完成审计工作
1.期初余额
(1)期初余额的含义
(2)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
①确定期初余额不存在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
②确定上期期末余额已正确结转至本期,或在适当的情况下已作出重新表述。
③确定被审计单位一贯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或对会计政策的变更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和恰当的列报。
(3)期初余额的审计程序
①考虑被审计单位运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一贯性
②上期财务报表由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情况下的审计程序
③上期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或审计结论不满意时的审计程序
④考虑 账户的性质和本期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
⑤考虑 期初余额对于本期财务报表的重要程度
(4)期初余额审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①审计后无法获取有关期初余额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②期初余额存在重大错报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③会计政策变更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④前任注册会计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
2.期后事项
(1)期后事项的种类
①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②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2)截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期后事项
①主动识别第一时段期后事项
②用以识别期后事项的审计程序
③知悉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期后事项时的考虑
(3)截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现的事实
①被动识别第二时段期后事项
②知悉第二时段期后事项时的考虑
(4)财务报表报出日后发现的事实
①没有义务识别第三时段的期后事项
②知悉第三时段期后事项时的考虑
3.或有事项审计
(1)或有事项的含义
(2)或有事项的审计
(3)获取律师声明书
4.持续经营审计
(1)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计划审计工作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3)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的评估
(4)超出管理层评估期间的事项或情况
(5)进一步审计程序
① 复核管理层提出的应对计划
(6)审计结论与报告
② 被审计单位 将不能持续经营,但财务报表仍然按 持续经营假设 编制
④管理层拒绝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评估或评估期间未能涵盖自资产负债表日起的十二个月
5. 现金流量表审计
6.获取管理层声明
(1)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责任的认可
(2)将管理层声明作为审计证据
(3)对管理层声明的记录
①总体要求
② 主要内容
③ 签署日期
④签署人
(4)管理层拒绝提供声明时的措施
7.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1)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
①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
②编制试算平衡表
(2)对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
(3)评价审计结果
①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的评价
②对被审计单位已审计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
(4)与治理层沟通
①沟通目的
② 沟通内容
(5)完成质量控制复核
①项目组内部复核
②独立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十九)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概述
(1)审计报告的含义
(2)审计报告的作用
①鉴证作用
②保护作用
③证明作用
2.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
(1)审计意见的形成
(2)评价财务报表合法性应当考虑的内容
(3)评价财务报表公允性应当考虑的内容
(4)审计报告的类型
3.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1)审计报告的要素
(2)标题
(3)收件人
(4)引言段
(5)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6)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7)审计意见段
①审计意见段的内容
②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③标准审计报告
(8)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9)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10)报告日期
4.非标准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
①强调事项段的含义
②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
(2)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①影响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情形
②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③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④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⑤审计报告的说明段
(3)对确定审计报告类型的进一步讨论
①错报金额与重要性水平的比较
②错报的性质
(4)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格式
①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②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③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④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5.比较数据
(1)比较数据的含义
①比较数据是本期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
②比较数据包括上期对应数和相关披露
③比较数据应当与本期相关的金额和披露联系起来阅读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①比较数据的审计目标
②针对比较数据实施的审计程序的范围
③应当评价的事项
④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比较数据的审计要求
⑤注意到比较数据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审计要求
(3)报告
①报告的总体要求
②上期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仍未解决的处理
③上期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已经解决的处理
④注意到上期未提及的重大错报的处理
(4)对新任注册会计师的补充要求
①新任注册会计师的含义
②上期财务报表已经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时的报告要求
③上期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时的报告要求
④识别出重大错报时的处理
6.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
(1)其他信息
①其他信息的含义
②注册会计师对于其他信息的责任
(2)重大不一致
①重大不一致的含义
②发现重大不一致时的措施
(3)对事实的重大错报
①对事实的重大错报的含义
②注意到其他信息可能含有对事实的重大错报时的措施
③确定其他信息存在对事实的重大错报时的措施
(4)审计报告日后获取的其他信息
①尽早阅读所有其他信息
②发现重大不一致或注意到对事实的重大错报时的措施
(二十)特殊审计领域
1.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1)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含义和发表意见的要求
①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含义
②发表审计意见的要求
(2)总体要求
①承接业务的一般要求
②了解所审计信息的用途及可能的使用者
③说明审计报告分发和使用的限制
④审计报告的要素
⑤审计报告格式被指定时的处理
⑥所审计信息是基于某项合同条款的考虑
(3)对按照特殊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
①特殊基础的主要类型
②出具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③对财务报表标题或附注的考虑
④ 对按照特殊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4)对财务报表组成部分出具的审计报告
①承接业务的要求
②确定审计范围应当考虑的因素
③重要性概念的应用
④出具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⑤ 对财务报表组成部分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5)对合同的遵守情况出具的审计报告
①合同遵守情况的业务类型
②承接合同遵守情况审计业务的要求
③出具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④ 对合同遵守情况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6)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
①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局审计报告的情形
②简要财务报表的标题
③审计报告的术语限制
④简要财务报表的审计程序
⑤审计报告的要素
⑥ 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2.验资
(1)验资概述
①验资的含义
②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含义
③验资类型及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的含义
④被审计单位的含义
⑤出资者和被审验单位的责任
⑥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⑦对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的职业道德要求
(2)业务约定书
①了解被审验单位基本情况与初步评估验资风险
②与委托人的沟通
③签订业务约定书
(3)计划、程序与记录
①验资计划
②获取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明细表或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变更情况明细表
③审验范围
④审验程序
⑤验资工作底稿
(4)验资报告
①验资报告要素
②拒绝出具验资报告并解除业务约定的情形
③ 验资报告参考格式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