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审计实务重点总结
来源:优易学  2011-3-14 20:15:0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第十一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本章为重点章与难点章,属于审计实务。考点主要围绕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等相关内容。考生要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理解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掌握主要账户的审计目标和重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历年考试在本章主要出客观题、简答题和综合题5分至10分。2001年简答题涉及到本章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财务报表审计综合题中涉及到本章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和应付账款、固定资产项目的测试,历年财务报表审计的综合考题必涉及应付账款或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项目的测试。预计2002年本章命题为客观题、简答题或综合题。要求考生要将审计理论与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实务联系考虑,根据审计重要性理论,考虑重要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影响。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控测试,掌握重要账户重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一、  基本内容
  1.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2.理解购货业务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3.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4.理解购货业务的交易实质性测试
  5.掌握应付帐款的审计
  6.掌握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审计
  7.了解其他帐户的审计
二、购货业务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着重理解) 
内部控制目标;关键的内部控制;常用内部控制测试;常用交易实质性测试

1、(存在或发生)所记录的购货都已收到物品或已接受劳务,并符合购货方的最大利益。
A、请购单、订货单、验收单和卖方发票一应俱全,并附在付款凭单后;购货按正确的级别批准;注销凭证以防止重要使用;对卖方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和请购单作内部核查。
B、查验付款凭单后是否附有单据;检查核准购货标志;检查注销凭证的标志;检查内部核查的标志。
C、复核采购明细帐、总帐及应付帐款明细帐,注意是否有大额或不正常的金额;检查卖方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和请购单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追查存货的采购至存货永续盘存记录;检查取得的固定资产。

2、(完整性)已发生的购货业务均已记录。
A、 订货单均经事先编号并已登记入帐;验收单均经事先编号并已登记入帐;卖方发票均经事先编号并已登记入帐;
B、 检查订货单连续编号的完整性。检查验收单连续编号的完整性。卖方发票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C、 从验收单追查至采购明细帐。从卖方发票追查至采购明细帐。

3、(估价或分摊)所记录的购货业务估价正确。
A、 计算和金额的内部查核。采购价格和折扣的批准。
B、 检查内部检查的标志。审核批准采购价格和折扣的标志。
C、 将采购明细帐中记录的业务同卖方发票、验收单和其他证明文件比较。复算包括折扣和运费在内的卖方发票缮写的准确性。

4、(分类)购货业务的分类正确。
A、 采用适当的会计科目表。分类的内部核查。
B、 审查工作手册和会计科目表。检查有关凭证上内部核查的标记。
C、 参照卖方发票,比较会计科目表上的分类。

5、(及时性)购货业务按正确的日期记录。
A、 要求一收到商品或接受劳务就记录购货业务。内部核查。
B、 检查工作手册并观察有无未记录的卖方发票存在。检查内部核查标志。
C、 将验收单和卖方发票上的日期与采购明细帐中的日期进行比较。

6、(过帐和汇总)购货业务被正确记入应付帐款和存货等明细帐中,并被准确汇总。
A、 应付帐款明细帐内容的内部查核。
B、 检查内部查核的标志。
C、 通过加计采购明细帐,追查过入采购总帐和应付帐款、存货期细帐的数额是否准确,来测试过帐和汇总的准确性。
购买与付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测试
主要业务活动 关键控制点 可能的控制测试
1.请购商品和劳务 由经授权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填制请购单;每张请购单应经过对这类支出负预算责任的 主管人员签字批准 检查授权和批准的情况
2.编制订购单 订购单一式多联,并预先连续编号、经授权的采购人员签名 抽查订购单连续编号
3.验收商品 收到货物时,应由独立于采购、仓储、运输职能的验收部门或人员点收,根据订购单验收商品,并编制一式多联的验收报告单 检查验收报告单后附有的请 购单、订购单
4.存储已验收的商品 将保管与采购的其他职责相分离;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近保管的资产 检查入库单;观察接近资产的情况
5.编制付款凭单与进行帐务处理 每张凭单应与订购单、验收单和供应商发票 相配合;独立检查每日的凭单汇总表和有关记账凭证上的金额的一致性 检查与每张凭单相配合的订购单、验收单和供应商发票;审查执行独立检查的证据,重新执行独立检查
6.支付负债 支票签署人应复核支付性凭单的完整性和批 准情况;支票签发后应立即盖章注销已付款凭单和支 持性凭证 观察支票签署人对支付性凭 证进行的独立检查;检查已付款凭单上的"已付讫"印章,重新执行独立检查
7.记录现金支出 定期独立编制银行调节表;独立检查支票的日期和记帐的日期 审查银行调节表;重新执行独立检查
三、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1)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预算制度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注册会计师应注意检查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是否均依据预算,对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的差异以及未列入预算的特殊事项,是否履行特别的审批手续。如果固定资产增减均能处于良好的经批准的预算控制之下,注册会计师即可适当减少对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
  (2)授权批准制度
  完善的授权批准制度包括:企业的资本性支出预算只有经过董事会等高层管理机构批准方可生效;所有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均需经企业管理当局的书面认可。注册会计师不仅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授权批准制度本身是否完善,还要关注授权批准制度是否得到切实执行。
  (3)账簿记录制度
  除固定资产总帐外,被审计单位还须设置之不理固定资产明细分类帐和固定资产登记卡,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均应有充分的原始凭证。
  (4) 职责分工制度
  即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有利于防止舞弊,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5)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企业应制定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书面标准。
  (6)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投资转出、报废、出售等,均要有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
  (7)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
  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是验证帐面各项资产真实存在、了解资产放置地点和使用状况以及发现是否存在未入帐固定资产的必要手段。注册会计师应了解和评价企业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并应注意查询长期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的处理情况。
  (8) 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
  固定资产应有严密的维护保养制度,以防止其因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受损失,并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制度,以延长期使用寿命。
四、 应付帐款审计

  1.应付帐款的审计目标
  应付帐款的审计目标一般或括确定:应付帐款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应付帐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应付帐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2. 重要的实质性测试
  (1) 获取或编制应付帐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帐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 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应付帐款进行分析性复核:
  a. 对本期期末应付帐款余额与上期期末余额进行比较,分析其波动原因;
  b. 分析长期挂帐的应付帐款,要求被审计单位作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帐款隐瞒利润;
  c.计算应付帐款对存货的比率、应付帐款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对比分析,评价应付帐款整体的合理性;
  d. 利用存货、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变动幅度,判断应付帐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
  (3)函证应付帐款。(与其他函证区别)
  一般情况下,应付帐款不需要函证,这是因为函证不能保证查出未记录的应付帐款,况且注册会计师能够取得购货发票等外部凭证来证实应付款的余额。但如果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帐款明细帐户金额较大或被审计单位处于财务困难阶段,则应进行应付帐款的函证。

  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函证最好采用肯定形式,并具体说明应付金额。若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
  (4)查找未入帐的应付帐款。(2001已出简答,注意客观题)
  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注册会计师应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故意漏记应付帐款。审查时,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未处理的不相等的购货发票(如抬头不符,与合同某项规定不符等)及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确认其入帐时间是否正确;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帐款明细帐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帐时间是否正确。审查时,注册会计师还可以通过询证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查阅资本预算、工作通知单和基建合同来进行。

   如果注册会计师通过这些程序发现某些未入帐的应付帐款,应将有关情况详细记入审计工作底稿,然后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是否需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5) 验明应付帐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五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审计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
  1.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政策是否恰当;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滞正确;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 重要的实质性测试
  (A)索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汇总表包括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两个部分。
  固定资产部分。
  a. 期初余额。注册会计师对其审计应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应注意与上年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期末审定数核对相符;第二,在被审单位变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时,后任应借调,参阅前任注册会计师有关工作底稿;第三,如果被审单位以往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
  b. 本期增加
  c. 本期减少
  d. 期末余额
  累计折旧部分包括:折旧方法、折旧率、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和期末余额。
  "合计栏"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余额汇总数,应与总帐和会计报表项目的有关数据核对相符。
  (B)根据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选择以下方法对固定资产实施分析性复核测试审计程序:
  (1) 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比较,可能发现闲置固定资产或已减少固定资产未在帐户上注销的问题;
  (2)本期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总成本。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本期折旧额计算的错误;
  (3)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总成本。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的错误;
  (4) 比较本期各月之间、本期与以前各期之间的修理及维护费用,旨在发现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上可能存在的错误;
  (5)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各期之间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的数额可能相差很大。注册会计师应深入分析差异,并根据被审计单位以往和今后的生产经营趋势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合理;

  (6) 分析固定资产的构成及其增减变运情况,与在建工程、现金流量表、生产能力待相关信息交*复核,检查固定资产相关金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C) 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
  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固定资产实质性测试中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的增加有购入、自制自建、投资投入、更新改造增加、债务人抵债增加等多种方式。审计中应注意:
  a.对于外购固定资产,通过核对购货合同、发票、保险单、发运凭证等文件,抽查测试其计价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果是房屋,还应检查契税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b.对于在建工程转入的,应检查竣工决算、验收和移交报告是否正确,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记录是否核对相符,资本化利息金额是否恰当;对已经在用但尚未办理端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检查其是否已经暂估入帐,并按规定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完成后,是否及时调整;
  c. 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应检查入帐价值与投资合同中关于固定资产作价的规定是否一致,须经评估确认的是否有评估报告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确认,交接手续是否齐全;
  (D) 审计固定资产的减少
  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业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相应的会计处理,其要点为:
  a. 审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b.审查因为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验证其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c.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抽查固定资产帐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d.审查是否存在未做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精业务;
  (E) 审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F) 实地观察购入的固定资,以确定其存在性
  (G)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会计报表附注通常应分类别披露固定资产在本期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用作抵押、担保和本期从在建工程转入数、本期出售固定资产数、本期置换固定资产数等情况。

六 累计折旧的审计

  1.累计折旧的审计目标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审计的主要目标在于确定: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一贯遵循;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折旧费用的计算、分摊理否正确、合理和一贯;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2. 累计折旧重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帐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相符。
  (2)审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其成本,是否前后期一致。
  (3) 对累计折旧进行分析性复核:
  a.对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进行复核,是测试折旧正确与否的一个有效办法。计算、复核的方法是用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历产乘本期的折旧率。计算之前,注册会计师当然应对本期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短不一的和折旧方法不同的固定资产作适当调整。如果总的计算结果和被审计单位的折旧总额相近,且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的内部控制较健全时,就可以适当减轻累计折旧和折旧费用的其他实质性测试工作量。
  b. 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分析本期折旧计提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c. 计算累计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评估因定资产的老化率,并估计固闲置、报废等原因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
  (4) 审查折旧的计提和分配。
  (5) 将"累计折旧"帐户贷方的本期计提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帐户的借方相比较,以查明计提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部摊入本期产品成本或费用。
  (6) 结合固定资产审计,确定其折旧的计提是否正确无误,并追查至固定资产登记卡。特别应注意有无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超提折旧的情况1和在用固定资产不提或少提折旧的情况。
  (7)对于因资产评估调整累计折旧的,取得有关资产评估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的确有关资产评估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的确认文化,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 验明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会计报表附注通常应分类别披露累计折旧在本期的增减变动情况。

  第六节、其他相关帐户审计
第十二章 生产循环审计
返回

本章为重点与难点章,属于审计实务。考点主要围绕存货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存货的分析性复核、监盘、计价、截止实质性测试程序等相关内容。考生要了解生产循环的特性,理解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掌握主要账户的审计目标和重要的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历年考试在本章主要出客观题、简答题和综合题5分至10分。2001年财务报表审计综合题中涉及到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和存货清查的审计问题。历年财务报表审计的综合考题必涉及存货项目的测试。预计2002年本章命题为客观题、简答题或综合题。要求考生要将审计理论与生产循环的审计实务联系考虑,根据审计重要性理论,考虑重要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影响。理解生产循环内控测试,掌握重要账户重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基本内容
  1. 理解生产循环的特点
  2. 理解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3. 理解生产循环的交易实质性测试
  4. 理解存货成本审计
  5. 掌握分析性复核
  6. 掌握存货监盘
  7. 掌握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审计
  8. 理解应付工资审计
9. 了解生产循环其他相关帐户审计
生产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测试
主要业务活动 关键控制点 可能的错报 可能的控制测试
1.计划和控制生产 由生产计划和控制部门批准生产单 生产可能过剩 询问有关批准生产单的程序
2.发出原材料 按已批准生产单和签字的发料单发出原材料 未经授权领用原材料 审查发料单,并将其与生产单比较
3.加工生产产品 使用计工单记录完成生产单耗用的直接人工小时 直接人工小时可能未记人生产单 观察计工单的使用和计时程序
4.转移已完工产品到产成品库 产成品仓库人员收到产品是在最后一张转移单上签字 产成品人员可能声称未从生产部门收到产品 审查最后一张转移单上的授权签名
5.储存产成品 (1)仓库加锁并限制只有经授权的人才能接近;(2)使用签字的转移单控制生产部门之间产品的转移 (1)存货可能从仓库中被盗;(2)在产品可能在生产过程中被盗 观察保安程序;审查转移单
6.确定和记录制造 成本 (1)管理当局批准制造费用分配率和标准成本;及时报告和调节差异;(2)将编制分录所使用的资料与每日生产活动报告的资料相调节;(3)将编制分录所用的资料与已完工生产报告资料相调节 (1)可能使用不适当的制造费用率和标准成本;(2)可能未记录制造成本分配给在产品;(3)可能未结转已完工产品的成本到产成品 审查成本确定
7.保持存货余额的正确性 定期独立盘点存货并将其与账面数量比较 帐面存货数量可能与实际数量不一致 观察定期存货盘点和审查帐务处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