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易学—国内最大的教育考试网站之一
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财会考试 >> 实务操作 >> 初当会计 >> 业务初探 >> 正文

进项税额转出业务分析及账务处理

2010-2-16 23:03:17 来源:优易学 作者:YouYiXue.com   【 】【打印
(一)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业务分析

  进项税额转出是指企业外购货物或接受劳务,原用于生产性应税项目,并已将增值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但后来又改变用途等,使抵扣链中断,按增值税法规定,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将已确认的进项税额予以转出,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损失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以下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但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企业购进货物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即购入生产用设备等固定资产涉及的增值税可以抵扣。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5.上述1至4项规定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二)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业务的账务处理

  根据有关规定,在账务处理上,企业购入货物时即能分清其进项税额属不得抵扣项目的,应将其进项税额直接计入有关资产(劳务)的成本或损失中;原已确认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后因改变货物用余额等原因,使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应将其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原生产用的外购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如用于企业工程项目或无形资产研发等(用于生产用设备等固定资产除外)

  借: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货物成本+进项税额)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外购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等(货物成本+进项税额)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1)企业决定以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货物成本+进项税额)

  (2)实际发放外购货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外购货物时涉及的运费,且已按运费的7%计算并确认了进项税额的,在发生上述业务时,应将该进项税额一同予以转出。

责任编辑:虫虫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或帮助,请联系我们的客服QQ:53882478
关于我们合作加盟广告联系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声明友情链接优易学QQ群联盟最新更新团队博客
热线:019-52880094 传真:010-52880094
投诉意见,请点这里在线提交或24小时QQ热线:53882478
Copyright © 2005-2012 YouYi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68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