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
来源:优易学  2011-3-15 13:12:5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物资采购费用支出,是单位成本费用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对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深度,采取恰当的审计方式方法,完善公司采购合同管理,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对采购合同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意义 
     我们中油抚顺石油分公司审计处经济合同审计人员,在物资采购合同审计实践中发现,物资采购合同自然特点是:单一品种采购金额大、数量多、品种繁杂;物资采购合同客观特点是受市场供求关系、人为因素等影响,合同标底物价格构成比较大。通过对物资采购合同审计,能有效地完善或提高整体合同管理水平,提高审计效益。 
     对物资采购合同事前、事中实施审计,审计人员能及时对合同标底物的需求计划、即时市场供求关系、供货周期、库存情况、商务谈判或招、投标等诸多因素及时地提出审计意见,审计意见适时有效地在签定合同中体现。由于目前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供货商为了拿到合同定单,在投标或商务谈判过程中,人为的压低产品价格,在供货产品方面打折扣,鱼目混珠。如果实施事前、事中审计,而不实施事后审计,那么存在没有对合同履行结果的审计监督,也就是说,缺乏对标底物价格密切相关的合同标底物到货日期、质量、数量审计。 
     对物资采购合同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这是全过程对项目审查,既从原始的需求计划、供货商资质、商务谈判、合同签定、合同履行、入库验收发放及使用等全过程审计监督。对项目起始到终结整体合同管理情况,提出审计意见,这对完善合同管理,堵塞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仅仅对物资采购合同实施事后审计,其存在的弊端是既成事实,合同的签定形成以后具有法律效益,当时签定价格也事过境迁。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只能起到亡羊补牢作用,无法弥补经济损失和实现审计效益。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强化和提高公司经济合同内部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所以,要提高审计质量,就必须运用恰当的审计方式、方法,卓有成效地进行物资采购合同内部管理,降低成本。 
     (二)以事前、事中审计为切入点 
     充分利用物资采购计算机网络系统及需求、采购计划,开展物资采购合同事前、事中抽审工作。在计算机系统中,包含着系统、需求信息、采购合同、仓储库存、质量信息、管理信息等内容。要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其中的需求计划、采购计划、合同审批流程、出入库等资源,结合每周实施合同谈判计划,开展事前、事中审计,使审计方法多元化。具体的操作方式是,依据计算机系统中需求计划、采购计划,了解掌握审计信息,选择审计项目,搜集整理与被审项目相关的供求、质量、价格等相关信息资料。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结合每周物资采购管理单位发布的谈判计划,有针对性地参加商务谈判,实施审计。事前、事中审计具有提出的审计意见贴近实际情况,参加商务谈判的管理人员及供货商容易接受,全面了解采购商品的“性价比”,选择以满足技术要求为先决条件的经济型商品,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审计成果和审计效益。同时,在事前、事中抽审工作中,根据抽审合同项目的具体特点、性质,如工期短、质量高、价格相对低、投标或商务谈判时承诺等,为审计线索或抽审依据,为以后开展事后审计积累资料、创造条件。 
     (三)以事后审计为落脚点
事后审计是指物资采购合同正式签定以后,合同标的物资运抵使用单位,投入生产或使用,合同标的物资保证金未付之前,经济合同审计人员进行抽审的过程。抽审项目的选择是以事前、事中抽审工作中,审计人员所掌握审计线索或以领导及其他部门安排及使用(安装)时出现争议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事后抽审的重点,要根据确定抽审项目的突出特点及其具有的代表性上,如工期十分紧张的非标设备,审计时按合同签定工期、质量等是审计重点;抽审价格相对较低或较高的物资采购合同,应将合同标底物的价格、质量、供货期列为审计重点;抽审质量要求比较特殊或独家专利的产品,重点审计特殊质量指标是否有经全威机构检验并认可的证书及报告单,测算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加工费、专利费所占的比重是否合理。同时,事后审计项目抽审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选择经济合同审计人员事先参与、或者审计资料齐全的经济合同审计项目,以减少或避免审计风险。 
     (四)有重点地对采购合同全过程抽审
    我们公司物资采购合同发生量十分巨大,年发生金额在10亿元上下,就现有的经济合同审计人员力量实行全部审计是不现实,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审计风险。对单项的经济合同全过程审计也存在审计工作量大与审计人员少的矛盾,只有确定重点项目进行抽审,才能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 
     重点抽审项目的选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从审计人员参与的事前审计项目中,搜集整理与被审项目相关的供求、质量、价格等相关信息资料,经审计人员经过职业判断后确定的项目。第二,要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与生产和技术改造影响比较大、比较关键的项目,如“三剂”(催化剂、水剂、添加剂)、影响工程建设控制点非标设备等方面来确定审计项目。第三,要从经济合同计算机管理系统中,选择金额相对比较小,在管理中容易被忽视的合同作为抽审项目。 
     全过程经济合同抽审,要以签定的经济合同、物资管理规章制度为审计依据。在审查经济合同规定的条款是否按约定履行的同时,重点审计规章制度管理的符合性是否存在漏洞,在合同运行中有没有不遵循规章制度的行为,建立的规章制度是否起到了控制作用,规章制度是否名实相符、有无漏洞。全过程经济合同抽审的最终目的,是以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物资采购合同运行。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出发点是降低公司的采购成本,最终结果是以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现有的管理、审计环境下,采取恰当的审计方式方法,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就会使物资采购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