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应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审计
来源:优易学  2011-1-7 8:28:4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称,2006年我国财政支出中行政事业支出浪费惊人,单官车出行和吃饭招待就达6700亿元。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称,我国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全国总收入1/4被用于公务员消费:1978年至2003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万亿元,增幅约28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则从50亿元上升至7000亿元,增长87倍,职务消费增长140倍多,所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也从1978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24%,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种状况和发展趋势对党和国家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若不能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后果不堪设想。
      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费支出过大、支出结构不合理、损失浪费严重、使用效益不高,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管理制度有漏洞。长期以来,国家为了推进财政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管理办法,如对办公用楼、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都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但行政管理费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主要在于管理制度有缺陷,在一些制度具体条文中留有许多自由裁量的空间,刚性不足,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没有严格的标准,各行其是,造成严重的铺张浪费。二是制度执行不严格。一些单位不严格按制度办事,说一套做一套,制度形同虚设,领导意志唯上,民主管理、集体研究流于形式,经费开支审批把关不严,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屡禁不止,恶性循环。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 因此,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为遏制官员滥用公款,铺张浪费,国务院正制定“楼堂馆所”管理办法,将出台官员职务消费标准,规范官员的在职消费。这表明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根源,决心从制度着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如何才能保证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并落实到位呢?笔者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审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内部控制是组织为实现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的组合,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与否,关系到一个组织的管理效率和发展潜力。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还在于帮助单位营造控制环境,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在企业中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审计工作者的共识。针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费失控的现状,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同样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首先,推行内部控制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控制环境是构成一个组织内部控制的氛围,反映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所有控制方式与方法赖以存在与运行的环境。控制环境和单位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及单位的组织文化息息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要建设高效、廉政、节约的形象,就必须营造理性、严谨、务实的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审计站在超然独立的立场,通过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促使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新的正确认识并给予充分的重视,促进管理理念和组织文化的更新和升华,有效改善控制环境。一个单位有了良好的控制环境,管理层就能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单位内部全体人员就能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审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和经费开支审批制度,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并严格落实到位,从而有效地控制行政费的大幅增长和铺张浪费。
      其次,推行内部控制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的客观需要。风险是单位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任何一个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来自单位内外部的多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风险管理是指一个单位为达到其目标而确认和分析相关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行政事业单位的目标是在一定的经费保障下履行国家赋予的公共管理职能。这个目标既要求全面履行好职责内的公共管理职能,又保证有限的行政经费发挥最大的效应,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要履行好职能就必须用好经费,用好了经费也就保证了职能的落实。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识别影响单位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就是通过审查和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确定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加以识别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把风险降低到最低或可允许的程度,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三,推行内部控制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交流沟通,促进信息对称的根本途径。内部控制是确保管理指令得到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是针对影响单位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这些政策、程序、措施和手段的全面落实,有赖于单位内部各部门、各成员取得共识,加强协作配合,因此交流和沟通显得格外重要。另外,与主管单位及有关联的其他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对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也有促进作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强化单位内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促进各相关单位或部门之间信息的对称和透明,加强部门之间在授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独立业务审核、资产和记录的接近限制等具体控制环节的协作和配合,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优化内部控制结构,并根据各部门沟通反馈的因管理环境或业务性质的改变情况,适时调整、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
      第四,推行内部控制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改善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监督制约的有效手段。内部控制是动态的、持续的,也是不平衡的,受时间、地点、政策、具体执行人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仅靠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自主执行是不够的,常常会因为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串通作弊或不作为而失效,因此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运行质量不断进行评估,即对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及修整活动进行评价。这就要求不断改善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通过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相关部门和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监督其充分、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