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优易学  2011-11-10 11:45:4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三、我国企业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
  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要使国内企业能够与世界级的跨国企业集团竞争,企业迫切呼唤“世界级质量”,它的动源就是TQM的深化和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好我国推行TQM以来总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验,勇于实践,探索深化TQM的途径,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
  1.贯通全面质量管理的上下对接
  “领导人如果只作口头号召,自己不带头,QC活动是搞不起来的,这样的人不配当 TOP(首脑),只能是STOP(障碍)”。国内曾对当时的TQC活动戏称“头QC”,讲的就是领导的重视最关键。因此,高层领导者必须在推进TQM中,亲自挂帅,身体力行,做到:
  (1)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把质量经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树立“大质量”观,注重培育质量文化,追求质量领先、卓越;实施“用户满意工程”、“企业名牌战略”,突出“技术管理创新”、“质量成本管理”。
  (2)亲自主持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质量程序文件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定和发布。
  (3)树立质量权威。企业应设置专职质量经理(厂长),配备高素质中高级质量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授予TQM综合管理部门应有的权力与权威,创造推行TQM所必须的物质、环境和工作条件。
  (4)要有比下级更高的热情带头学习和宣传TQM的基本知识,亲自抓好TQM工作的落实。
  2.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TQM系统研究和培训
  质量管理源于实践、源于研究,依赖教育和培训。这是各国推行TQM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成功的经验。因此,TQM研究和培训必须作为企业产品质量形成的“第一道工序”和“质量兴业”的基础。要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依托科研院所,针对企业领导、技术管理、现场操作等各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反复进行TQM的教育培训,坚持不懈,才能卓有成效。
  3.努力实现全员协同效应和市场共振效应
  一切实体质量的形成、改进和创新都要由人来完成。质量的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搞好。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质量工作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不断地改进质量中彻底让用户满意,使TQM工作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而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组织QC小组就是一种全员参加的极好形式。这也是中国管理哲学“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需要各级领导给予大力提倡和关心支持,也需要TQM推进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之在改进质量、降耗增效、开发智慧、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确立“一心三点”的运行机制
  国内外推行TQM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讲技术工具和方法运用的质量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意识、技术、行政和法规管理与TQM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种“一心三点”的运作体系才能对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也就是要求企业自觉贯彻国家质量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企业法规性文件,通过行政强制手段建立和落实质量责任制、质量标准以及实行奖罚、“质量否决权”等制度,推进TQM有效运行。意识观念的更新与持续强化将是技术、行政和法规管理的共同核心。
  参考文献
  [1] 柴邦衡。TQC、ISO9000和TQM[J].附件质量信息。2000年2期。(15)
  [2] 终立春。关于深化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探讨[J].施工企业管理2001年2期。(30-32)
  [3] 张利静,阎铁建。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127)
  [4] 舒常静。业金面质量管理浅谈[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年第6期(5-6)
  [5] 李静波。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质量。2003.7(5)
  [6] 刘慧敏。全面质量管理发展新趋势[J].管理天地。2006.8(83)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