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的查疑补漏不容忽视。
工程项目招标阶段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的工程量清单是工程图纸量化的体现,应该准确全面地反映工程图纸的全部内容。这也是准确计算工程造价的前提。另外招标文件所附的工程量清单不仅对招投标阶段的招标人及各投标人具有约束力,同时也是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由此可见,工程量清单是贯穿工程项目始终的重要的造价文件。如施工合同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其合同价款约定为工程承包范围内的总价,其工程量清单的查疑补漏工作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参与投标的施工企业必须组织经验丰富的造价队伍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如经核查发现工程量清单有缺漏项及工程量误差,应逐项汇总并在规定的递交答疑的时间内提交给招标方,以便招标方能修正清单,力求工程量清单的完整与严谨,减低施工单位在报价上“量”与“项”的风险。但目前往往由于招投标阶段的时间比较紧张,施工单位造价人员对工程量清单的核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甚至省去了此环节的也不为少数。的确,工程量的计算专业性强,项目繁多,要想在短时间内准确高质量的完成也很不易。我认为施工企业造价人员可采用以下方法:其一,使用快捷的的计算机算量软件,以较少的时间和人员高效地完成工程量清单的核对工作,以适应投标阶段紧迫的时间要求。还可减少因人工计算手误造成的秕漏。同时各专业要紧密配合,相互沟通。避免各专业因缺乏沟通而造成专业交叉项目的遗漏。其二,建立投标工程信息库,积累以往多项工程投标造价数据及指标,以备在投标时对所做项目据其结构类型、面积、层数等方面对一些主要的工程量造价指标进行核算,从而有重点的对关键项目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核查,并在详尽阅读所有工程文件的前提下找出清单的遗漏项目。如果在这个阶段工程量清单上存在较大的疏漏,对施工企业造成的损失有些是无法挽回的。考试大注册咨询工程师
重视可竞争费用制定,体现企业竞争力。工程项目的费用组成中有一项费用是措施项目费,包括技术措施费和其他措施费,工程量清单是以项为单位列出。施工企业对所填报的措施费用的准确性负责,并包干使用,即使实际施工超过上述措施项目费,招标人亦不予补偿。可见是属于可竞争费用。由于各个工程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例如:地基处理状况、排降水情况、工程施工期是冬季还是雨季,施工现场情况等等。因此在工程投标阶段就应组织施工组织人员对工程文件进行分析,编制出经济合理、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落实技术组织措施。对于工程项目某些重点、难点的分部工程可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如土方施工方案是采用大开挖,还是边坡土钉支护或是锚杆支护,排降水是采用井点还是深井等等。不同的施工方案费用就有差异,同时还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通过多方案的互相比较,以技术和经济角度来分析取舍,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 而措施项目费的报价又往往是各投标单位相差较大的。造价人员可通过对各方案的造价比较准确把握各方案报价的差异,使报价资料的经济合理,并为最终报价决策时提供参考数据。
推进企业定额的编制完善势在必行。
从2001年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开始,建设主管部门就积极倡导各施工企业编制反映自身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内部定额,因企业定额在材料消耗、用工消耗、机械种类及机械配置和使用方案、管理费用的构成等各项指标上,基本上是按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与采用地方定额或行业定额相比,更可以真实地表现了自己企业的施工管理上的特点,更准确的反映工程实际成本。如施工企业能俱备这样一套完善并能真实体现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的内部定额,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一标两算,实现同一投标报价书的两种定额的关联转换,即按照地方定额编制出的社会平均水平的报价与按照企业定额编制出的社会先进水平的报价同时完成,使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投标工程的内部成本到底是多少,利润空间有多大,从而确保最终报价决策时心中有数,不会造成盲目压价。但目前我了解到的施工企业拥有自己企业定额的数量非常之少,个别已编制的应用情况也不理想,有的电算化程度未达到简便快捷,有的编制的不切企业实际,只是地方定额的翻版。因此,我认为从企业的生产技术发展、企业管理的提升、市场竞争的需要及提高经济效益几方面来讲,推进企业定额的编制工作势在必行。
增强风险意识刻不容缓。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尤其是实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有些省市采用合理低价中标、有些省市采用公示拦标价,使工程造价降低至少10%甚至更高。这样无形降低了利润水平。而先订价后施工又可能因工程的施工期的跨度出现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上涨。因此,施工企业在报价方面建立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是必需的。考试大注册咨询工程师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综合单价除了人材机费用外,还包括管理费利润及风险费用,可见,风险费用是需考虑并计入综合单价的。但目前大多数的情况是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套定额消耗量项目分析出人、材、机费用,其中材料费再按照建设主管部门每月发布的材料信息价入价后计取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用根本无暇顾及。不作考虑的原因也有,是考虑风险费用会提高工程造价,从而降低报价的竞争性。本文认为风险费用是必须进行审慎分析的。材料费在工程造价费用中占了很高的权重,其涨幅程度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最为敏感。因此,造价管理人员在日常就应做好价格收集工作,对工程施工的一些主要材料建立资料库,也可根据其每月的价格变化情况绘制价格曲线,到规定阶段进行总结分析,材料淡旺季的价格变化,自然年的价格涨幅以及国际市场形势对一些材料价格的影响等等。通过日常价格数据的积累,再结合具体工程的情况(如施工工期的长短、工程主体施工的季节等)对所投标项目应考虑的价格风险因素做出判断。对于外省市的投标项目,各项风险因素更是不可忽视,不可按照以往投标的惯例闭门造车,需要做更多的考察准备工作,去掌握另一个外埠市场的各项信息,以避免在不了解市场及规则的情况下报出极低价,当风险转化为损失时,则可能最终冲抵多增加的利润,甚至减少原有的利润使施工企业造成亏损。另外在投标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还要保证计算数据准确,不出现手误,以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有一点,如工程中标在与甲方签订固定总价合同时,应约定双方风险的范围,例如:当材料价格涨降幅达到多少比例时,可以进行结算;在发生设计变更的工程量达到什么幅度可以计算工程量,价格如何确定等。当固定总价合同不做这些具体约定的情况下,材料的补差是没有依据的。因此,加强对施工合同的条款订立的管理,可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总之,报价风险的预测需要的是日常工作的积累、良好的前瞻性以及对市场的敏感度,施工企业应主动寻求防范风险的措施,从而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目前我们的施工企业面临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外部环境的千变万化,施工项目的利润水平微薄,如果在管理工作上仍延续传统的模式,不去研究市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则企业会从“微利”到“无利”直至被市场淘汰。高产低利现象的普遍性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同样我们的施工企业也必将为之改变。机会总是会光顾有准备的人,我们的施工企业也是一样。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