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其培养
来源:优易学  2011-8-26 13:30:2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提要:随着工程造价从业人员队伍的日益壮大,造价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造价管理的紧要课题。本文认为造价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围绕素质的目标,制订专门的素质培养计划;建立造价从业人员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严进宽出的管理体系,实行“淡出制”;引入人力资源理念,创新人才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造价从业人员素质培养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包括造价工程师和造价编审专业人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队伍日益壮大。伴随数量的增长,造价从业人员“质”的问题愈发突出,如编审能力降低、继续教育敷衍了事、同时在多家单位从业等等,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本身和造价从业人员形象,也降低了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质量。因而,造价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造价管理的新的紧要课题。
  造价从业人员素质的内涵应当包括:专业能力强,关联知识面广(能了解或处理与工程造价相关事项),知识层次高,遵纪守法情况好,具有专业前瞻性等。造价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应从管理部门、所在单位及个人等几方的角度去把握。  
  一、围绕素质目标,制定专门的素质培养计划。
  在制定素质培养计划时,应对从业人员的现有素质作个分析研究,分门别类,使素质培养计划能够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素质培养的效果。
  1)培养计划应有针对性、实用性。
  如对专业能力相对较弱应增强编审能力的培养;而对专业能力强而知识面较窄或知识层面不高的人员,可增强其工程其他方面或工程经济知识或提升学历的培养等。为此,可以在每年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内容,由各市造价管理部门统一实施,其中内容应体现编审能力的深度和其他知识的广度。目前,可先选定一定地区或一定的人群进行这方面的试点工作,待2-3年后经评审,如效果较佳,则可推广开来实行。
  2)培养计划应体现梯度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应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对造价从业人员来说,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应在对这三个层次人员情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同时应有利于三个层次人员的衔接,体现培养造价人员素质队伍建设的梯队。造价从业人员梯队不仅反映人才成长的过程,而且和建设的需求相对应,使各级别人员都能学有所用,而不会造成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的局面,因而梯队的建设不可或缺。
  3)培养计划应体现当代性。
  所谓当代性,在此即指培养计划的内容应是当前对造价人员最具现实性的培养内容,应是目前最为实用和必需的内容,以期达到与时俱进。如当前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之际,怎样正确地学习和理解它的计价模式,怎样正确地应用到造价编审工作中,这些都是造价人员认真对待和必须掌握的内容;反之,就无法做好造价工作。等等。当代性不仅代表目前,还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链接,因而应是素质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4)培养计划应体现超前性、前瞻性。
  当前世界从业环境已经走向国际化。在我国,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咨询业保护期已逼至的情况下,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应随之国际化。目前,造价从业人员大致分布在建安企业、造价咨询类企业和其它企业基建科和各类理论研究部门。就咨询类企业而言,我国承诺2005年后允许外商独资造价咨询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国外造价咨询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组织设计、管理制度、业务模式、信息手段、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机制、运行机制、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势将对我国正在发展中的造价咨询业造成较大冲击,会使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如何将这些先进的东西体现在我国造价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之中,值得研究;又如建安企业,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施行,如何利用现有造价从业人员去编制符合自己情况的企业定额等,都对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提出了严峻的问题,等等,如何体现在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中均值得研究。在其它企业与行业从业的造价从业人员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因而,培养造价从业人员的超前意识、前瞻能力,在企业和人才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有利于从容应对未来。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