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规划:住宅小区环境问题面面观
来源:优易学  2011-12-19 12:21:5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3、防止一种倾向。
  即在小区景观、绿化美化上做足了文章,但却没有切实地在营造住宅内部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外表看很漂亮,但室内环境却不如人意,甚至很差。例如日照、通风、使用功能、结构布局、户内活动线,以及私密性等的设计方面,不符合生态和实用、舒适的要求。其中也包括了渗、漏、裂等建筑质量通病。对此,居民辄有烦言,甚至引发纠纷。
  因而必须强调,首行是营造好住宅内部的生态环境。随着居民居住消费意识的进一步成熟,终究会把与他们相伴时间最长的室内环境,作为购房时选择比较的主要视点,作为认定住宅品牌的首要条件。针对目前一些小区的状态,有必要大声疾呼更加重视室内生态环境的营造,切实避免误入华而不实的歧途。
  二、经济观点
  (一)住宅环境(室内环境)的经济性
  1、合理地分配住宅面积①控制好起居室和餐厅的面积。现在的楼房住户少有空闲互相串门,请客聚会也时兴到餐馆去。大面积的起居室和餐厅,使用率实在不高。而且在其挤占下,卧室面积太小了也不好用。许多小区采用起居室和餐厅不加隔断或灵活隔断,面积不太大,效果很好。②控制好户内、外走廊的面积。
  2、选取经济实朦胧和的建材。尽量少用或不用名贵材料。这方面应与城市的公共建筑相区别。即使是小区会所,亦不宜搞得太富丽堂皇。一则居民不是经常去;二则如果其建筑费用摊入住宅成本,就增加了住宅售价。
  (二)小区环境(室外环境)的经济性这里,拟主要讨论小区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小区园林景观的经济性,既要顾及造园工程近期的建造成本——这关系到售价和开发利润;更要顾及长期的养护成本——这关系到物业管理费用。国外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大都崇尚朴素,经济实惠,很少有不必要的铺张设施。这一点我们很好地向国外学习借鉴。而我国作为园林大国,在造园艺术宝库中,也有许多强调经济观点的论述。
  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造园占地面积应适当控制。要充分运用中国园林“小中见大”的传统手法。即:显露者浅,蕴含者深,园园相套,层层推进,又隔又通,步步见景,咫尺之间,千回百转,园景层出不穷。国外一些学者也从“舒适”和“亲切感”的角度,对庭院空间进行了“宜人尺度”的量化研究。他们认为,室外空间尺度过大,会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可谓中外所见略同。
  2、大面积草坪和喷水池应慎用。草坪的建造和养护费用均较高,可作点缀、穿插用,不宜作主景。喷水池无实用价值,一年开不了几次,公园、市中心广场为之则可,在以住宅建筑为主体的居住小区内笔者认为没有必要。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建露天游泳池,既实用,又提高了小区的档次。
  3、造园材料应尽量本地化。园林有其个性,更有其地方性(本土性)。即以植物而言,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一个地方的植物特色。现存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诸多名园,遍植松柏,中无杂树,翠盖如云,情趣盎然。私家花园,如苏州拙政园多栽枫杨,沧浪亭满种箬竹,岭南园林多热带植物,都凸显了自己的个性。因此,必须坚持小区造园的本土性。外购奇花异石,略作点缀,未尝不可;全部引进,则入歧途。
  4、提倡“粗粮细作”。即采用普遍的建筑材料,经过匠心独作的设计、构筑,亦可造就不凡景观。
  5、善用“借景”。这是一种最经济的造园手法。小区景观的生成,必须造景与借景并重。江南文人园林的造园理论指出:“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据一国之形胜者,莫如山”。故而,大园能堆真山则堆真山(如北京景山公园);小园无法堆真山者则叠假山;假山也叠不成的则可借山。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把远山借入庭院景观的典型和生动的写照。我们在作小区规划时,要巧于因地借景。一是借“外景”:凡小区远近目力所及的美景,都可以汲引到小区景观之内。为此,就要妥当地布置楼座,避免把可借之景挡住。而对一些影响小区景观的“外景”,则可种树以遮隐。二是借“内景”:如因造园需要而必须用实墙分割空间的,可以在墙上开窗借景或作镂空处理;还可以采用首层架空的手法,使小区内景观通透、流动,丰富视觉。有的小区利用首层架空作存车或休闲场所,则更具经济实用效果。三是精心设计好阳台。阳台是连接住宅与景观的重要结点,其设置要更具匠心。
  6、奢俭有度,繁简得体,不事铺张。营造小区景观,固然可以公园(植物园)作借鉴,但又切不可当成公园或植物园来建造。因为小区的主要部分是住宅建筑,我们首要的和主要的任务是把住宅本身规划设计和建造好。故一定要把握好两者的区别,做到小区景观“奢俭有度,繁简得体”。
  所谓“奢俭有度”:一是景观设施水平应当与小区档次相匹配对应;二是即便高档小区,也要把建造成本尽量用于住宅本身,避免景观设施的过度铺张。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都很强。但他们的小区景观却是很朴素的。这很值得我们参照。
  所谓“繁简得体”,则既有建造成本方面的考虑,又有建造艺术和审美方面的因素。从艺术角度说,造园并非是假山堆得愈多愈好,花草品种愈多愈美。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理论非常重视“以少胜多”、“以虚带实”的方法,以求得“笔愈简气愈壮,景愈少意愈浓”的效果。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指出:“园林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今之造园,点景贪多,便小韵致,布局贪大,便小佳趣”。又指出:“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故‘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缔”。这些都阐明了“繁简得体”的造园思想。
  7、充分保护与合理利用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地物。小区造景无非两个方法:一是仿造(有时甚至复制)自然或人文景观;二是利用基地原有的自然或人文景观。而尤以后者为经济。因此,土地开发不一定要把地面都堆平,而应看情况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地物。楼座,可以“以山就势”、“以坡就势”、“以水就势”来布置摆放,采取缓坡式或台阶式,营造“台地小区”的氛围。像重庆市山城,何等美丽壮观。景观,则尽量利用原有的山石、水系、树木等天然胜景和文物古迹来造园。既节省了工程费用,又能够凸现自己的特色。
  三、文化艺术观点居住方式体现子文化传承
  住宅造型是一种文化艺术作品。目前建造的住宅,有的呈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传统风格,有的则再现了欧陆风情,百花齐放,琳琅满目,各领风骚。是采用“中国风”好,还是“欧陆风”好?我觉得既不宜搞得千篇一律,也不宜刻意抑此扬彼,而是要因地制宜,造型多样化。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达到生态、经济、文化艺术这三个观点的协调统一。例如,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亲和;从市场需求出发,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审美观点;经济实用,即使是豪宅也有经济实用的问题。
  现在应注意和加强研究是小区造园的文化艺术性问题。
  小区造园绝非是草树花石、亭台楼阁的简单杂乱堆砌。虽无定式,但有其高超的艺术法则。目前,各地造园水平参差不齐,既涌现了不少精品,也出现了一些不能称为成功的作品。后者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艺术水平较差;第二类是艺术水平虽高,但有些铺张过分了,“过犹不及”,也不能算是成功。而对第一类来说,就迫切需要在提高造园艺术水平上下功夫。
  作为住宅小区的重要配套组成部分的园林景观,小区绿地率一般应达到30%以上。大型住宅小区就可以按照三类、四级景观层次来配置。三类即点、线、面。四级即中心花园——组团次中心花园——庭园景观——道路两侧景观。各类、级的规划原则,我认为可以引用陈从周教授名著《说园》中的一段说:“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浏览线”。据此,小区的中心花园和组团次中心花园(面)可按照“静观”要求来规划,建造一些主体景观和宜坐宜留的园林设施。庭院景观(点)可以种植花草为主,配以坐凳和少量亭榭等小品建筑。周环楼宇的小区道路(线),可视同浏览线,按“动观”要求来规划。道路两侧种草栽花,间设小品。并用道路来串联各处景观,路引入随、移步换景。这样,既将基地周围的美景引入居住区,又把小区内的美景引每家每户的窗前,做到推窗见景。从而使各住宅单元均享小区景致,充分体现“均好性”。还可以酌情设计一些大面积的取景门、窗,更好地使小区景观融入温馨的家居生活之中。好的小区景观,不仅是为了达到“人”能够接触自然、与自然交流的目的。而更重要的目的是:增进人与社会的接触,即人与人的交往沟通。对此,在景观设置和“宜人尺度”上要予以充分考虑。亦即造园艺术仍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为艺术而艺术。
  为了住宅小区造园事业的需要,还应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专业人才。并按照社会分工细化的趋势,组建更多的造园专门企业。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