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镇供水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八)
来源:优易学  2011-12-21 10:39:3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9.1现场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反映,贯穿于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是项目施工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符合标准的文明施工,可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物消、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抵御火灾事故,以保证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1.临时设施、构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食堂、仓库、卫生间、淋浴室及消防用的砂、水池等,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临时建筑物、构筑物保证稳固、安全、整洁、并满足消防要求。
2.集体宿舍有良好的防潮、通风、采光等性能,并与作业区隔离。人均床铺面积2平方米,并进行适当的分隔。按设计要求架设用电线路,严禁任意拉线接电,严禁使用电炉和明火烧煮食物。卫生间设冲水设施和化粪池。卫生间和厨房均要贴瓷片和刷白,并做好通风设备。
3.现场卫生
1) 施工现场的生活区都要建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负责人。
2) 食堂必须申领卫生许可证,并应符合卫生标准,生、熟食操作应分开,熟食操作时应有防蝇间或防蝇罩。禁止使用非食用塑料制品作熟食容器,炊事员和茶水工需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穿白色工作服、帽。
3) 施工现场设置的垃圾池垃圾桶,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施药除"四害"。
4) 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做到工完场清。
5) 工地应设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锁和有标志。夏季施工应有防暑降温措施。
4.粉尘控制
1) 由于实际情况而未做到的硬地化部位,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的物质。
3) 装卸有粉尘的材料应洒水湿润和在仓库内进行。
4) 严禁从建筑物内向下抛掷垃圾及临时生活设施周围抛掷垃圾。
5.噪音控制
1) 现场大量混凝土搅拌要注意时间性。
2) 一般混凝土浇灌要在白天进行,确需连续作业的,在施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实施。
3) 在中午和夜间不安排噪音大的工序施工,即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晚上11时至第二早上7时间。
6.现场建立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组织设计经业主批准后实施。
7.按照公司制定的争创文明工地的各项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不扰民,不损害附近居民的利益。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每个工作组每天派专人负责施工场区清理、洒水,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8.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布置,砂、石、钢筋材料的堆放,必须严格遵守总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划分,服从指挥,不得随意更改。所有进场钢筋和周转材料要堆放整齐有序,保持场内卫生清洁。
9.现场安全、保卫
1) 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火、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人。
2)经常对工人进行法纪和文明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打架斗殴及进行黄、赌、毒等非法活动。
10.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堆放。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所有材料应堆放整齐。
9.2环境保护
1.坚持"一手抓施工生产一手抓文明施工"的基本方针,搞活经济好施工队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习,遵纪守法,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尽量减少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干扰,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2.建立环保组织机构,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环保意识,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把环保工作纳入项目经理部的日常工作,经常宣讲、经常检查,并把此项工作为考核工作的一项硬性指标。
3.优化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努力保护周围环境不受污浸污染,对产生噪声大的工序,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施工,减少夜间对附近居民的噪音干扰。噪音的设备,如发电机、空压机等加装消声减振设施,减少噪音并使噪音控制在70分贝以下。在机械选型上要尽可能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机械。施工中加强对水泥及其它有可能给环境造成污染的物品的管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作业区内做好排水工作,尽量把永久排水和临时排水结合起来。另外,晴天时施工要经常洒水,防止车过后尘土飞扬,污染环境。
5.工地排放的污水、废油等经过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附近的沟槽内,严禁有害物质污染土地和周围环境。场地排水系统畅通,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6.认真搞好施工现场规划,场内布置整齐,紧凑有序。机械设备归类并整齐停放;材料物资等分门别类及时入库或存放在指定位置等。做好生活区的卫生管理工作,厕所设化粪池,生活垃圾在指定地
7.施工材料定点堆放,生活废水排放入沟槽内,使其不遍地乱流,保持生活区的卫生和整洁。
8.施工便道作好管理养护工作,路面保持平整,两侧排水良好,雨季无沆洼积水;旱季适当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施工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必须保持车容干净整洁,特别是外运弃土车辆不能超载,以免掉落土快、杂物,发现掉落及时清扫,对进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保持道路干净、整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减少施工期间对行人和车辆通行影响。
9.加强同当地环保部门的联系,经常征求他们的意见,减少施工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做到工完、料尽、场清,给业主和人民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
10.遵守当地环保及城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施工场地设置专门卫生员,负责及时清扫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卫生间、除"四害",保证工地的食堂清洁卫生,门窗必须装设纱门窗,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现场办公室和宿舍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卫生间保持清洁并建立卫生值日制度。
11.生产区域按作业班组和人员施工情况,分片包干。

12.场区内材料、工器具码放整齐、美观,对周围环境无不良影响,砂石料堆要界分清;钢筋应按品种、型号、规格进行标识并分别堆放,且有防锈蚀措施;其它设备材料按现场的布置进行存放,进行适当标识。场区内施工机械在不作业时,停放整齐对周围环境无不良影响。拌和场应选在开阔地带,周围避免有居民住房,加强油料管理,防止渗油,禁止任意倾倒废料。
13.建设工程现场明显位置标明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质检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名称。
14.工地办公用地,整平后铺砾石避免翻浆及尘土飞扬,配备专职洒水车,对施工道洒水灭尘。
15.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装载物料(例如水泥)应在运输过程中加盖蓬布,防止灰尘飞扬,造成大气粉尘污染。
16.各工序施工期间,坚持各工序工完场清,不留建筑垃圾,特别是作业地点离附近居民较近处,在保证施工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的同时,保持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定期运到就近的垃圾场,不能及时处理的要给予覆盖,以免影响周围环境。
17.施工人员与周围居民融洽相处,友好往来,在施工现场行为举止文明礼貌,设专人协调与疏导行人,进入施工现场的行人应立即劝其离开。
18.工地现场不得随意堆放水泥,所有水泥均在水泥库房处统一堆放。
9.3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
1.开工进入施工现场以后,要在最短时间内熟悉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和业主、监理取得联系。
2.了解施工现场的平面和立面关系,如遇到原有设施和本工程相冲突的地方,应及时和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3.在施工中如遇到地上、地下的原有管线,如不能拆迁,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