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职工住宅施工组织设计(十)
来源:优易学  2011-11-12 14:38:3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第六章 主要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 
及技术措施 
(一)测量
在工程施工中,测量放线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工程造型、质量、进度、效益等。本工程外形变化较多,搞好测量放线显得尤为重要。本工程平面测量用方格网控制,直角坐标法测量,所有定位点的位置必须事先准确计算,并经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方可施测。 
1.定位放线 
根据业主和测绘部门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结合本工程的形体特点,建立基本平面轴线控制网。以控制轴构成基本平面坐标系,以此为依据,纵横方向分别施测其它轴线。 
结构施工时,根据本工程的轴线特点,利用基本平面坐标系的控制点,采用经纬仪和测距仪或钢尺,确定其它各细部位置。 
2.垂直度控制
(1)器具准备
(2)垂直控制 
采用内控和外控相结合,内控使用垂吊法,外控采用J2经纬仪。 
3.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应在地下室底板完成后即开始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从而获得地基全面沉降指标。 
沉降观测点设于建筑物四周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10m-20m的轴线上,数量不少于六个点,观测点采用市场成品,在柱内或剪力墙内采用暗装式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的时间应于建筑物各施工阶段(地下室全部完成,±0.000以上每施工一层,内隔墙砌筑完毕,内外粉刷、贴面完成)相配合,从而观测了解荷载递增与变化;竣工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一年后每半年观测一次,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志为半年沉降量不大于2mm。 
(1)观测点与基准点 
进场后首先在工地大门内侧埋设两个施工基准点,埋设时请测绘院有关人员配合施工,并提供水准标高。底层柱施工时在大约-0.5m标高处预埋铁件,以便拆模后焊接安装暗装式沉降观测头。 
(2)施测步骤
本工程沉降观测采用闭圈法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从大门最近的一个观测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逐个点观测,闭合后所测资料符合三等水准测量要求的,即将该组资料收入沉降观测档案,经误差分配后,确定各观测点在本次观测中的所得的绝对标高,填入沉降观测记录表,如所测资料不符合三等水准仪测量要求的,则必须重新施测,严禁急功近利,擅自修改某个资料,严禁人为修改资料以符合等级测量要求。 
施测时,水准仪必须安置在两个观测点的中心位置上,以免仪器误差,造成所测资料不符合要求。 
由测量专业工程师负责,经过一段水准测量培训过的人员参加施测。 
使用仪器,北京生产的自动安平水准仪及中华仪器厂生产的不锈钢水准尺。 
每次观测结束,均应在月末报甲方一份备案,如在施工阶段发生严重裂缝或沉降速率突然加大或明显不均匀沉降时,除应增加观测次数或连续观测外,应及时通知甲方及设计院现场研究对策。 
(3)观测资料的整理和保管 
本工程沉降观测资料由专人保管,每季度根据观测结果绘制一份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沉降量分布曲线图,并计算出平均沉降量,最终沉降观测资料作为技术资料的一部分交建设单位存盘。 
(二)基础工程
1. 施工程序 
地下室部分:放线→桩基施工→挖土→修理桩头→清槽、修边坡→验槽、地基处理→素混凝土垫层→弹线→绑钢筋→支模板→浇筑底板混凝土、养护→墙板钢筋绑扎、支模→墙板混凝土浇捣→顶板支模→顶板钢筋绑扎→地下室防水附加层→回填土。 
2. 桩基 
(1)桩位放样:依据甲方提供的定位线,经复验后按图尺寸放置桩位,桩位偏差不大于2Cm.并以此为圆心放出桩径灰线,再根据护壁厚度确定开挖线,经甲方验收后方可开挖。 
(2)成孔护壁及扩大头
挖孔时要求孔壁垂直、壁面完整,护壁每段吊中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 
开挖应急措施: 
在开挖如遇流动性淤泥或流沙时,则采取以下几点应急处理。 
A 减少每节护壁的高度或采用钢护筒预制砼沉井等方法作为护壁,待穿过松软或流沙层后,再按一般方法边挖掘边灌注砼护壁,继续开挖桩孔。 
B 当采用A方法后仍无法施工时迅速用砂回填到能控制坍孔为止,并会同的关单位共同处理。 
C 开挖流沙严重的桩孔时,塑料布先将附近无流沙的桩孔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留校水井应选在地下水流的上方。 
D 遇塌坍时,一般可在塌方处用砖砌外模,配适当钢筋,在钢模内灌注砼。 
孔深确定及验收
A 当挖孔至桩端持力层粉质粘土面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质检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勘测部门对孔底岩性进行鉴定。经验证符合要求后才能按设计要求进行持力层的挖掘和进行扩底施工。 
B 扩底时,为防止扩底部塌方,可采用间隔挖土扩底措施,留一部分土作为支撑,待砼灌注前挖除。 
C 终孔时,应清除护壁污泥、孔底残渣、浮土和积水,并通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检部门对孔底形状、尺寸、土质、入持力层深度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应迅速封底。 
(3)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钢筋笼长度依据孔深确定,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采用电弧焊,使用的焊条必须与钢筋品种一致。 
钢筋双面焊接接头不小于5d,主筋与加强筋必须焊牢,箍筋采用梅花型点焊。 
每节笼不少于3组砼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笼制作好后,需由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下入孔内。 
钢筋笼采用吊车吊放,由于笼长短不一,分节吊放孔口焊接时要保证上下笼垂直一致,防止扭曲变形,吊放钢筋笼时均要求轻提慢放,对准孔位徐徐下入孔内。下放后再用线锤吊中保证了砼藻注后桩位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 
(4)砼浇筑
灌注前干孔底积水,首次灌入砼量为以导管底部距孔底2M以内。 
灌注过程中测量砼面始终保持导管底部距砼面不大于2M,灌注砼时不断减管。 
试块留置按的关规定要求执行,由专人制作养护,28天后送实验室试压。 
3.基础挖土
(1)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基坑清理。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基坑开挖考虑采用3台W1-100反铲挖土机,每台挖土机配备3-5辆自卸卡车,开挖放坡按比1:0.5考虑。 
(2)根据南京地区地质特点,基槽排水采用明沟,地表雨水、施工废水沿基槽四周明沟汇入集水井,集中外排。 
(3)准备:了解本工程现场内的相关情况(包括地下设施),注意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检查挖土和运输机械的准备情况,人员配备情况。 
(4)开挖:机械挖土时,严禁超挖,且留20~30cm厚,由人工挖除,人工修坡,坡度按1:0.5考虑。人工挖土部分预留成10 cm,待验槽后清至标高,以防验收前雨水浸泡。 
(5)土方工程完毕后,立即通知建设、监理单位、设计院等有关部门进行土质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 
(6)弃土:土弃置于业主准许弃置的场所或外运,并尽可能考虑后期回填。 
(7)机械挖土安全措施 
挖土机性能良好,严禁带病操作,在前后行走时必须看清前后方是否有人或障碍物,回转时必须看清360度回转半径内是否有物料、行人等。配合机械挖土的人员必须看清挖点处及回转禁区,严禁在禁区内配合作业。 
4 基坑排水 
本工程设半地下室,但深度较浅,地下水位对其影响不大。基坑排水采用明排形式,即边挖土,边人工修整排水沟。基坑排水采用明沟导向集水井,地表雨水、施工废水沿基坑四周明沟汇入集水井,集中外排。 
5. 素砼垫层 
基槽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素砼垫层施工,砼标号为C15。施工时用平板振动器振密实,木蟹搓平,并适当养护。 
6. 基础钢筋
(1)基础底板钢筋分为上下两层时,必须设钢筋支架,钢筋支架采用Ф16筋马凳,间距1m,梅花型布置,支架与上下层钢筋焊牢。 
(2)基础承台底板钢筋与柱h方向平行的钢筋放在下层。 
(3)基础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35mm,垫块采用高标号细石混凝土方块,规格为50×50×40㎜。 
(4)预埋管件、铁件、柱梁预留筋位置和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漏埋、位移,必要时用电焊将预埋件与基础钢筋焊固。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