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知识14
来源:优易学  2011-11-5 11:19:0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十六、其  他 
16.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问题
1、经过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方可作为基础设计依据。
2、需核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否按省建设厅[2003]10号文件要求提供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天然浅基础设计参数应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而不是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
4、若5.2或5.3分别与省建设厅文件或《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不符,应及时与勘察单位联系更正。
16.2执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问题
1、井字梁表达方法应尽量与图集表达方法接近。
2、梁板柱各图均应标明整个建筑物层高、标高、混凝土强度,并把当前层加粗。

3、Φ、Ф不能分别标注为Ⅰ、Ⅱ级钢筋,应分别标注为HPB235、HRB335钢筋。
16.3特别注意: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地区,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宜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 )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3.3条)。
16.4周期折减系数问题


结  构  类  型

填充墙较多

填充墙较少

框架结构

0.6~0.7

0.7 ~0.8

框-剪结构

0.7~0.8

0.8~0.9

剪力墙结构

0.9~1.0

1.0

16.5屋顶水箱套用闽97G111,原图按旧规范设计,有些配筋不满足新规范要求,尤其是保护层厚度、最小配筋率等方面要求变化 应进行调整。
16.6当建筑设有玻璃幕墙时,幕墙设计单位须提供支点的反力供上部结构验算,施工单位应事先预埋好幕墙预埋件,严禁事后凿打,也不许采用膨胀螺栓。
16.7当柱网跨度较大时,不宜采用混凝土条基或独立基础,这不仅因为配筋过大不经济,而且基础存在沉降不均匀问题,难以控制;宜优先考虑采用桩基础。
16.8、《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及砌筑墙体的设计与施工规程》2.3.2条 房屋顶层墙体在端开间的外墙应设置间距≤3500mm的构造柱,当墙上有门窗洞时,构造柱应设置在洞口两侧,当门窗洞之间墙长大于3500mm时,按间距≤3500mm增设构造柱。构造柱最小截面为200X200mm,构造柱纵筋锚入上下框架或圈梁内。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