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Ⅰ标段段工程土建施工组织设计42
来源:优易学  2011-10-30 14:52:0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第三节 环保、文明施工及工期保证措施
一、管理框架
(一)管理目标
我们将依据环境管理标准和我公司环保手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达到环境管理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施工环境的美化,选择功能型、环保型、节能型的工程材料设备,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达到环保要求,而且要确保本工程成为使用功能完备的绿色建筑。
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省、市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使施工现场成为干净、整洁、安全和合理的文明工地,使之成为 “最佳标准化文明工地”。
鉴于本工程的特殊性,我们将重点控制和管理现场布置、监建规划、现场文明施工、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废弃物管理、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环保节约型材料设备的选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考虑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以及对材料设备对建筑环保节能的效果等。
(二)组织保证
1、在项目经理部建立环境保护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2、本工程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环保手册和现场管理规定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成立4人左右的场容清洁队,每天负责内外的清理、保洁,洒水降尘等工作。
(三)工作制度
1、每周召开一次“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2、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每周组织一次由各专业施工单位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专业施工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我司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问题的解决情况。
二、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一)施工场区内排水
1、施工排水方式的选择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组织施工时必须做好施工排水工作,本工程施工排水主要是排除地表雨水、施工用水和地下水。由于降地下水由业主分包,故我司仅考虑在基坑内设集水坑,用潜水泵排除基坑内集水,施工场区周边设置排水沟,排除施工场区内的雨水和施工废水。为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现场施工排水应该总体规划,做到施工场地排水畅通无阻,尽快将地表水、地下水排走,以保证场地土的干燥,维护边坡稳定。
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排水方式采用如下种方式:
A、做好临时性截水沟和排水沟;
B、修筑挡水砖堤(平坦和低洼部位);
C、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将水汇集到集水坑内。
2、排水施工控制要点
在施工区域考虑临时性排水系统时,应该注意与原排水系统相适应,原排水系统是指自然排水系统和已经有的排水设施系统,,临时排水系统尽量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适应和结合。
设置排水沟时,尽量利用自然地形来设置排水沟,以便将水直接排出到场外,或者流至低洼处,再用水泵抽走。主排水沟设置在施工区域的边缘或道路两旁,排水沟横断面尺寸为0.3×0.3m,沟内纵向坡度根据地形确定。
在施工场地较高一面,先做好临时性截水沟,以阻止水流入施工现场。
在平坦或低洼部位施工时,还需要修筑阻水砖堤,以阻止场外水倒流入施工现场。
排水沟出水口设在远离建筑物或构筑物处,并保证排水畅通无阻。
施工用水排放前,必须经三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以保证好施工场地周边的生态环境。
集水坑排水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建筑物基础范围以外设置,使水迅速流入集水坑,并用泵抽走。集水坑平面尺寸为1×1m,深度为低于基底1m。集水坑底设置0.4m厚碎石滤水层,防止抽水时将坑底泥土抽走,搅动地基土,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对于细砂或粉砂土,要注意防止产生流砂。
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应该保持边坡稳定,边坡上如有渗水现象,应该在渗水处设置滤水层,阻止土粒流失,并设置排水沟引出坡面。
施工排水设置专人进行排水管理工作,随时加强排水效果的检查,防止排水沟被堵塞,保证排水沟畅通无阻。
(二)文明施工措施
现场临时围栏采用带刺铁丝网,高度不底于2m,并达到稳固、整洁、美观的目的。现场内设置绿化带,力求景观化。
工地大门设公司标记。
现场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严格分隔,场容场貌整齐、整洁、有序、文明,材料区域堆放整齐,有安全保卫措施;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现场内外道路派专人洒水清扫,保持畅通,无积水。
现场生活区域设施齐全、设置合理、管理完善、责任包干,宿舍统一使用低压电,日常生活用品力求统一并设置整洁,现场办公室、更衣室 、厕所等应有专人负责打扫,保持整齐清洁。
现场垃圾应装入容器、定点放置,有专人管理,定时清除。
加强对进场工人的安全文明意识教育,共同维护现场文明工地的建设。
(三)消防措施
施工中导至起火因素多,火灾危险性大,所以组织施工时,必须认真落实各项消防措施。
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加强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现场设消防值班人员,对进场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建立安全用火制度。
现场内各类建筑设施、材料的防火安全间距应满足有关规定要求。
现场内设车辆循环通道,道路宽度不小于5~7m,严禁占用场内通道堆放材料。

现场设专用消防用水网管,按消防要求分区设消火栓,保证水枪射程达到建筑物的各部位。
现场临时设施、仓库、易燃料场和用火处要有足够的灭火工具和设备,对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
现场生产、生活用火均应经主管消防的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擅自动用明火。使用明火时,要远离易燃物,并准备消防器材。
现场的锅炉房应设在远离易燃材料的地方。
现场内从事电焊、气焊工作的人员均应接受消防知识教育,持有操作合格证。在作业前要办理用火手续,并配备适当的看火人员,随身携带灭火器具,在焊接过程中不准擅自离开岗位。
基础、主体结构、装饰施工防火要点
(1)由于该工程焊接量大,在焊点下方,尽量清理易燃物。电焊火花落点要及时清理,消灭火种;电焊线接头要卡实,焊线绝缘要良好,与脚手架或建筑物钢筋接触时要采取保护,防止漏电打火。
(2)装饰施工中,易燃材料较多,对所有用电器具及电线要严格管理,预防短火。
(3)在吊顶内安装管道时,应在吊顶易燃材料装上以前完成焊接作业,禁止在顶棚内焊割作业。在使用易燃油漆时,要注意通风,严禁明火,以防易燃气体燃烧、爆炸。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