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砌体工程
8.1 施工准备
砌块在进场时必须经过目测检验,并在见证员的见证下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砌块应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到表面无明显水迹时才可使用,最佳含水率为10-15%。砌筑用的砂浆配合比由试验室确定,其中水泥的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和所处环境来选择,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水泥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室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砂,并要在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前应过滤,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并且含泥量不应超过5%。在搅拌砂浆时,每班应进行一次砂的含水率测试,并及时调整配合比,每班进行一次过磅,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拌成后的砂浆应达到规定的砂浆稠度,保水性良好,拌合均匀。
在砌筑前,应先根据墙体位置弹出墙身轴线与边线,并立好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过梁等构件的位置。
施工中所需木砖、门窗框、预制过梁、插筋、预埋件等必须配合砌筑进度及时运到现场。
8.2砌筑工艺
8.2.1砌筑前,先根据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应注意门窗的位置、砖垛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以及七分头砖、半砖等砌在何处为好,务使各皮砖的灰缝相互错开。在同一墙面上各部位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使上下一致。
8.2.2在砌墙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过梁、圈梁、等构件位置。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进行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楼地面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置上,并将构件标高线标于皮数杆上。
8.2.3准备好所用材料及工具,施工中所需门窗框、预制过梁、插筋、预埋铁件等必须事先作好安排,配合砌筑进度及时送到现场。
8.2.4砌筑时,必须先拉准线。一砖半厚以上的墙要双面拉线,砖块依准线砌筑。
8.2.5砌筑墙体时采用“三一”砌法,即“一铲灰、一块砖、揉一揉”的操作方法,竖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大放脚基础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在十字及丁字接头处,比、纵横墙要隔皮砌通,大放脚的最下一皮及每层的上面一皮应以丁砌为主。
8.2.6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少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
8.2.7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留斜槎有困难时,除转角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砌成阳槎,并加设拉接筋,长度按规范规定。
8.2.8墙与构造柱应沿着墙高应按规范规定设水平拉结筋,且每边伸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8.2.9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
8.2.10在砌筑时应不时地校正砖墙的垂直度、平整度,严禁砌好后,采用撞砖校正。
8.3砖墙、加气砼砌块砌筑施工要点
砖砌筑前应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
砌砖时必须拉准线,240墙单面带线,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不应大于12mm或小于8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
墙与构造柱连接沿墙高每50cm设2Φ6拉结筋 ,每边伸入墙不少于1m,砖墙应砌成马牙槎、五退五进,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起,留槎时应做成斜槎,必须留直槎时应加设拉结钢筋,满足施工规范规定。
墙中的洞口、管道、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CM的洞口,其上面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砖过梁或钢筋砼过梁。
加气砼块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砌块排列时,根据设计图纸和砌块尺寸,考虑水平灰缝和竖直灰缝的厚度计算砌块的皮数和排数,以保证砌体的尺寸。
砌体的上下皮砌块应错开搭砌,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三分之一,砌体的垂直缝与洞口边线应避免同缝。
砌体垂直灰缝宽度不大于20mm,水平灰缝宽度不大于15mm。
砌块应浇水湿润,除大堆浇水外,在砌筑前还应对砌块洒水湿润,其含水率不超过15%。
墙体转角和与柱子交接处,应按规定根据砌块高度配置拉结筋约每1m一道。
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墙洞口下部应设置2Φ6钢筋两边伸过洞口50cm,以防开裂。
墙高超过4m时,在墙中部应按要求设拉梁一道并做好墙体与梁顶连接的节点处理。
加气块加工应采用专用设备和工具。
8.4砌体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控制措施
砖基础大放脚轴线应先引出墙体轴线,向两边放出墙体边线,在垫层转角、交接及高低踏步处预先立好基础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砖皮数、退台情况及防潮层位置。
墙体砌筑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过梁、圈梁、等构件位置。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进行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楼地面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置上,并将构件标高线标于皮数杆上。
砌筑时每个班组均配备靠尺,指定专人随时检查砌体垂直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墙体,及时整改、返工。
9 屋面工程:
屋面作法:本工程屋面层由下至上依次是现浇钢筋砼楼板;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最薄处35mm厚;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1.2mm厚PVC复合防水卷材,热风焊连接缝;无纺布隔离层(150g/m2);70mm厚FM150挤塑泡沫保温隔热层板;分隔缝间距3000,缝宽20,与女儿墙间留缝宽30,嵌防水胶;④号建筑上层为40厚C20细石砼,内配φ200双向钢筋网,粉平压光。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