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总进度计划
1.施工总进度的主要控制点
总工期:186天。计划于2006年1月8日开工,2006年4月20日主体和钢结构完工,2006年6月20日竣工,满足业主工艺设备进场。
各施工总进度的主要控制点如下:
施工准备:工期10天,第1~10天。
围墙修筑:工期15天,第11-25天
地基基槽开挖:工期20天,第21-40天。
地基基础:工期20天,第31~50天。
①号建筑C区钢构件制作组装:工期30天,第31~60天。
①号建筑A、B区主体:工期30天,第51~80天。
⑤号建筑池壁、底板浇筑:工期15天,第66~80天。
①号建筑钢结构吊装就位:工期25天,第61~85天
②号、④号、⑥号建筑主体:工期20天,第76~95天
屋面工程:工期30天,第81~110天。
砌体工程:工期30天,第91~120天。
楼地面工程:工期25天,第121~145天。
装饰工程: 工期25天,第136~170天。
道路工程: 工期30天,第146~175天。
清理竣工:工期11天,第176~186天。
2.施工进度计划说明
为保证总工期,以①号建筑施工进度为控制主线,其它工号作为非关键线路,在进度安排上向①号建筑倾斜。
3.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件3)
第六章、主要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一、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主要施工材料供应计划
由工程技术科根据施工图预算和施工进度安排提供详细施工材料总供应计划和分部、分项、分阶段材料供应计划,材料设备科保证供应。材料供应计划应明确材料品种、规格、数量和进场日期。
2.主要周转材料供应计划
本工程①号建筑施工面积较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为满足施工需求,模板架料等周转性材料拟配置一层;其它工号待①号建筑部分拆卸后再行施工,使周转性材料达到最大利用率。
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附表4)
第七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一、劳动力组织计划
各施工阶段劳动力计划表见:附件5:劳动力计划表
二、劳动力组织管理措施
本工程将按ISO9001标准,组织使用管理劳动力。
1.根据本工程施工要求合理组织选用劳动力,为现场提供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2.各专业施工队都必须与项目经理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其合同以工程总承包合同及相关文件为基础,必须满足建设方和项目经理部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目标的要求,对建设单位和项目经理部负责。
3.项目部设专人与施工队管理人员一起对劳动力进行日常管理。
4.各专业施工队进场,项目组织有关人员对其按培训程序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纪律教育、并做好记录,保卫部门做好劳动力进场登记和花名册。
5.项目部要建好食堂、澡堂、卫生所、开水房等服务设施,组织大家搞好清洁卫生。
6.劳资部门要及时支付施工队工人工资,保证正常施工,充分发挥劳动力的积极性。
第八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主要分为房建工程、钢结构工程、道路工程和围墙工程。
一、房建工程
根据本工程特点,将基础与土方工程、基础大体积砼工程作为本工程特殊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控制。
1测量控制
1.1使用仪器
现场采用二台水准仪,一台 DJ2激光经纬仪,既保证测量精度,又满足测量工序的需要,整个施工须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由测量班配合各道工序组织实施。
1.2建筑物定位及水准点确定
在现场准备工作期间,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一道共同核对建筑总平面图、定位基准点、水准基点及高程,并逐项交接。
在施工准备阶段,由测量工程师根据总平面图和基准点坐标定出建筑物控制轴线,并绘制单位工程现场轴线控制图及测量定位成果图,在单位工程四周30-50m(沉降稳定区外)埋设3个临时控制点和1个永久控制点,控制点浇筑混凝土保护桩,并设龙门板进行保护。
1.3轴线控制线的竖向传递
用DJ2激光经纬仪进行,每层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各楼层,再在各楼层运用角度闭合法进行校核,确定其精度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后,才能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
1.4高程控制
施工前应对原高设水准点进行复核,并以此为依据在建筑物四周引测一闭合水准环。选择通视无阻、垂直且便于拉钢尺的地方做为丈量的通道,用经检验合格的钢尺从基点引至各楼层,用DS3水准仪引测至各施工点。
1.5沉降观测
为观测本建筑各部位的沉降是否均匀,沉降观测点的位置,以设计人员指定为准。沉降观测点采用Φ20不锈钢制作,高度埋设于+0.1-+0.2之间;水准基点设在远离建筑物50m以外处, 沉降点埋设后要作好保护,以免在施工中遭受损坏而影响观测成果的连续性。观测时,保证仪器、人员、线路三固定,主体施工期间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装饰施工期间每月观测一次。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