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师技术交流:航站楼钢结构屋盖施工方案(二)
来源:优易学  2011-9-9 9:59:1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g.继续滑移一个柱距即12.8m,将柱帽杆底板用限位卡的方式在13轴柱头准确定位以确保之后桁架柱帽杆的拼装质量。
第一单元滑移:
a.在拼装平台上进行第3榀桁架的拼装、焊接、检测,通过柱帽柱、檩条与前2榀桁架组成整体后落放在轨道上。
b.拆除前2揣桁架的后支撑。
c.在柱帽杆半圆球底座间加装口360×200×8钢管糠条连接,布设牵拉系统。
d.将第3榀俯架滑移一个柱距,在12轴处准确定位,让出拼装平台。
e.拼装第4榀桁架,与前3榀俯架构成第一滑移单元,进行长距离滑移,每滑移2个柱距调整一次钢丝绳、滑轮组,直至滑移到③轴位置。
f拆除前支撑,将牵拉点调整至后三榀衔架柱帽杆底座板处,重新布设钢丝绳、滑轮组。
g.将第一滑移单元顶推到设计位置,准确无误后按设计要求固定支座,割除轨道,安装屋面板等。
第二、三单元滑移与第一单元基本相同。
第四单元拼装:第四单元即第15榀、16榀桁架在拼装平台上拼装、焊接、检测后,直接落放就位,其安装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后,固定支座,割除轨道,安装屋面板等。
(9)滑移过程结构应力监控:滑移是一个动态系统,滑移过程衔架的约束条件、荷载情况、力学模型与使用阶段的设计约束条件、荷载情况、力学模型均有很大区别,其受力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很多,而这些影响很难通过计算得到准确的结果。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滑移过程杆件内力的连接监控,以验证滑移施工的合理性,并通过监控防止滑移过程中一些复杂因素对结构产生破坏。
1)选最具代表性的10~12榀三榀桁架由12~13轴12.8m的滑移单元作为测试对象,进行第l2榀桁架落放应力测试,以及第1l、l2榀桁架滑移过程的应力测试。
2)在最具代表性的10~12榀桁架60m跨的下弦杆、腹杆、柱帽杆、滑移轨道下弦及半圆球底座水平拉杆处布设24个测点,在测点中心的平台上设l个测控台。
采用日本产TV08数据采集系统配彩色喷墨打印机,单向应变片若干。
测试步骤:
a.测点处贴好应变片,封胶固定,用电源线引向测试监控台,编号并接通数据采集系统。
b.测试第12榀桁架落放后各测点的应力值,符合设计计算值后开始滑移。
c.进行滑移全过程的应力监控,计算机控制系统每30s自动采集一组数据,如发现应力值超过限定值,停滑调整。
d.从现场测试结果看,桁架在滑移过程中应力绝对值变化最大约占屈服强度设计值的13%左右,且滑移到位后桁架构件应力值恢复较好。
(10)滑移过程位移计算机监控:滑移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为了提高监控精度,本工程采用计算机位移监控系统进行了滑移全过程的位移、牵拉点同步、支座水平偏移的测量控制。
1)在滑移单元的前方安置一个观测台,在牵挂点的附近设3个观测点,观测台上安置l台瑞士产莱卡TC2000全站仪,每个观测点处安1个棱镜。
2)进行从开滑到停滑的全过程监控,间隔30s扫描1次,测出3点的同步偏差,水平位移轨迹以及高程变化线,如发现观测参数超过限定值,停滑调整。
3)通过测试发现滑移过程的偏差均小于限定值。
多头牵拉同步控制措施
桁架单元滑移采用3台卷扬机在A、E、H轴同步牵拉系统,滑移过程中三轴摩擦阻力及牵拉力不同严重影响其同步,因此采取如下措施来保证滑移同步。
采用改装的3台JJM-10卷扬机,设计专用的控制柜,3台卷扬机既可以同时启动又可以单独工作及收编。
在3条滑移轨道上设置刻度标尺,每50毫米一格,1m为一大格,柱距12.8m为一个控制单元,3条轨道不同步超出限值,即作相应的停滑处理。
设计滑轮组机构,在减小单绳牵拉力的同时,也减小3台卷扬机牵拉力的差距。
滑移单元的组成
将16榀桁架分成4榀、5榀、5榀、2榀共4个滑移单元,由第15轴开始向第①轴方向牵拉,1~4榀为第一单元,5~9榀为第二单元,10~14榀为第三单元,15~16榀为第四单元。
滑移前准备工作
滑移轨道安装完成,并经砂纸打磨、均匀涂抹黄油。
限位凹凸滚轮已安装完毕。
牵拉系统已布设完成。
卷扬机试机运转无误,控制开关正常使用。
滑移
1、试滑移:
在拼装平台上进行第一单元2榀桁架的拼装、焊接、检测无误后,落放在滑移轨道上。
加装前后支撑,且用口360X200×8钢管檩条连接支座及柱帽杆底座,形成刚性整体。
布设牵拉系统。
滑移前先启动卷扬机分闸系统,拉紧钢丝绳,经检查确认元误后,试滑移。
为保证滑移同步,在3条滑移轨道上派专人观测轨道的刻度标尺及水平偏差,并及时通知总控制台。
滑移一个柱距即l2.8m,停滑,在AE、EH轴柱帽杆间加装钢丝绳夹紧。
继续滑移一个柱距即12.8m,将柱帽杆底板用限位卡的方式在13轴柱头准确定位确保之后桁架柱帽杆的拼装质量。
2、第一单元滑移:
在拼装平台上进行第3榀桁架的拼装、焊接、检测,通过柱帽柱、檩条与前2榀桁架组成整体后落放在轨道上。
拆除前2揣桁架的后支撑。
在柱帽杆半圆球底座间加装口360×200×8钢管糠条连接,布设牵拉系统。
将第3榀俯架滑移一个柱距,在12轴处准确定位,让出拼装平台。
拼装第4榀桁架,与前3榀俯架构成第一滑移单元,进行长距离滑移,每滑移2个柱距调整一次钢丝绳、滑轮组,直至滑移到③轴位置。
除前支撑,将牵拉点调整至后三榀衔架柱帽杆底座板处,重新布设钢丝绳、滑轮组。
将第一滑移单元顶推到设计位置,准确无误后按设计要求固定支座,割除轨道,安装屋面板等。
3、二、三单元滑移与第一单元基本相同。的美女编辑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伊Ⅴ依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