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师技术交流:定向爆破坝坝体结构与渗透特性的研究
来源:优易学  2011-9-2 12:24:4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更多信息>>青年人网注册岩土工程师更多信息>>青年人网注册岩土工程师

云南省柴石滩水库大坝可行性论证阶段定为定向爆破坝,而初步设计审定的却是面板堆石坝,坝型改变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未做防渗体的爆破坝直接挡水(特别是高水头)可靠性的工程实践与经验.据此,作者选择典型爆破坝、云南省己衣水库大坝进行了直接挡水(特别是高水头挡水)的实践与原型观测,为发展定向爆破筑坝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己衣水库大坝1978年5月采用定向爆破筑坝技术一次爆破筑成,平均堆积高度83.6m,最低马鞍点高74.2m,爆后基本上未进行坝面整形与防渗处理.
  1 原型观测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1.1 坝体探井 在坝体上人工开挖4个试验探井,其中Ⅰ、Ⅱ、Ⅲ顺序布置在原顺河向河槽纵剖面上,Ⅰ井位于坝顶坝轴线上,Ⅰ~Ⅱ、Ⅱ~Ⅲ 间平面距离分别为 63.5m 与 59.5m,Ⅳ 井布置在Ⅰ 下游侧 30m 右岸坡上.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1.2 坝体渗流量 在坝上游面岸坡设水位尺测量库水位,用下游坝脚处专门建筑截水墙与量水堰观测坝体渗流量.
  1.3 坝内渗流水面 在坝体上钻了5个坝内渗流水面观测孔,单孔最深 73.2m,孔分布于探井同一纵剖面,水位量测误差估计不超过1cm.
  2 坝体结构特性的研究与分析
  2.1 坝体土石料颗粒组成 探井试验段总计113段,每段出井土石料全部按粒径分级(或筛分)和称重,实测资料绘制的113条颗分曲线,其不均匀系数 Cu 与曲率系数 Ce的变化范围很大,不同探井或同一探井不同  试验段颗分曲线的差异明显.图1为各井的平均颗分曲线与坝体(总平均)颗分曲线,可见其颗粒组成普遍偏粗,并呈现向下游增大的趋势.坝体粗粒与细料含量:各井 d>1000mm 粗粒平均含量范围是3.20%~34.81%,平均为19.5%;细料d<5mm 变化范围是11.44%~14.66%,平均值 13%.
  2.2 土石料干密度 表1示出了各井土石料干密度与其他特性指标的平均值.由表1看出:各探井平均干密度比较接近,数理统计分析实测数据呈正态分布,有90%的试验段干密度在1.88~2.32t/m3 之间.干密度随探井深度的变化列于表2.由表2看出:表层干密度比其下两层的明显偏小,其孔隙率呈现相反的变化.
  图1 各探井平均颗分曲线与总平均(坝体)颗粒分曲
  表1 各井土石料干密度及其他特征(平均值)
  探井编号 试验组数 密度ρ/(t/m) 混合含水量W/(%) 干密度ρd/(t/m) 孔隙率n/(%) 
  Ⅰ 33 2.27 3.79 2.19 22 
  Ⅱ 30 2.25 4.09 2.16 23 
  Ⅲ 26 2.24 3.86 2.16 24 
  Ⅳ 24 2.25 4.15 2.16 23 
  平均 (总计113) 2.25 3.97 2.17 23 
  2.3 渗透系数 探井每挖深 3~5m 用单环注水法测定坝体渗透系数,共测得35组数据,实测结果见表3.由表3知:4个探井平均渗透系数值相差约2倍,但35组渗透系数变化范围为3.0×10-3~7.2×10-1cm/s,相差240倍,说明其透水性变化很大.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表2 分段统计各井的干密度ρd(t/m)与孔隙率n(%,括号内数字)
  井深/m Ⅰ Ⅱ Ⅲ Ⅳ 平均 
  0~10 2.12(25) 2.07(27) 2.07(27) 2.07(27) 2.08(26.5) 
  10~20 2.27(20) 2.21(22) 2.29(19) 2.22(21) 2.25(20.5) 
  20~30 2.20(22) 2.20(22) 2.10(26) 2.23(21) 2.18(22.8) 
  >30 2.17(23)         
  表3 实测坝体渗透系数值
  探井编号 Ⅰ Ⅱ Ⅲ Ⅳ 
  平均值测定组数 13 7 8 7 (总计35)
  平均渗透系数K/×10-1(cm/s) 3.4 3.7 1.9 3.1 3.0
  2.4 坝体与岸坡基岩的结合 Ⅳ# 探井深 23.07m~25.47m 处系坝体与岸坡基岩结合段.现场实测该段土石干密度2.26t/m3,d<5mm细粒含量 24.05%,皆较坝体的平均值为高,未见架空现象,其结合状况良好,但发现岸坡基岩面渗水.
  3 坝体渗透特性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3.1 降雨量W、库水位H与坝体渗流量Q的历时时程关系  图2示出了1993年度试验期间降雨量W、库水位H与坝体渗流量Q的历时过程线,可见库水主要源于降雨的地表径流、库水位与渗流量的时程有基本同步的变化趋势,渗流量主要源于库水.
  3.2 不同的坝体水头h及渗流量Q的累计持续时间t(d) 表4给出了坝体不同水头和不同渗流量的累计持续时间 t(d),足见坝体高水头挡水持续时间相当长.
  图2 降雨量W、库水位H与坝体渗流量Q的历时时程关系
  表4 坝体不同水头h、不同渗流量Q的持续时间t(d)
  时 间 水头h/m 不同渗流量Q/m/s≥65 ≥60 ≥50 ≥40 ≥3.0 ≥2.0 ≥1.0 ≥0.1 1991年度 8 48 90 195   38 79 189 1993年度 7 63 122 238 3 14 74 198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伊Ⅴ依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