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号 |
桩 号 |
桩 长 |
波 长 |
桩身浇筑质量情况 | |
1 | 285 | 7.0 | 3600 | Ⅰ | 完整 |
2 | 26 | 6.0 | 3600 | Ⅰ | 完整 |
3 | 275 | 9.0 | 3550 | Ⅱ | 基本完整 |
4 | 236 | 1. | 3450 | Ⅲ | 2.47米断桩 |
5 | 223 | 5.9 | 3500 | Ⅰ | 完整 |
6 | 206 | 6.3 | 3450 | Ⅲ | 2.97米断桩 |
7 | 176 | 5.6 | 3600 | Ⅰ | 完整 |
8 | 180 | 5.8 | 3600 | Ⅰ | 完整 |
9 | 130 | 6 | 3450 | Ⅰ | 完整 |
10 | 80 | 8.22 | 3500 | Ⅰ | 完整 |
11 | 93 | 5.5 | 3500 | Ⅰ | 完整 |
12 | 142 | 5.3 | 3400 | Ⅱ | 基本完整 |
13 | 156 | 6.1 | 3400 | Ⅲ | 2.52米断桩 |
14 | 205 | 4.5 | 3500 | Ⅲ | 2.70米断桩 |
15 | 12 | 4.5 | 3600 | Ⅰ | 完整 |
16 | 20 | 3450 | Ⅰ | 完整 | |
17 | 42 | 5.0 | 3300 | Ⅰ | 完整 |
18 | 16 | 4.8 | 3400 | Ⅰ | 完整 |
19 | 62 | 5.3 | 3450 | Ⅰ | 完整 |
20 | 90 | 5.5 | 3323 | Ⅲ | 2.56米断桩 |
21 | 278 | 9.0 | 3440 | Ⅰ | 完整 |
22 | 281 | 6.0 | 3550 | Ⅲ | 2.40米断桩 |
23 | 270 | 5.8 | 3241 | Ⅰ | 完整 |
24 | 241 | 6.5 | 3500 | Ⅰ | 完整 |
25 | 245 | 6.4 | 3478 | Ⅲ | 2.60米断桩 |
26 | 265 | 10 | 3520 | Ⅲ | 4.63米断桩 |
27 | 262 | 7.0 | 3451 | Ⅰ | 完整 |
28 | 247 | 10 | 3417 | Ⅰ | 完整 |
29 | 227 | 5.2 | 3400 | Ⅲ | 2.45米断桩 |
30 | 223 | 5.8 | 3500 | Ⅰ | 完整 |
31 | 220 | 10 | 3500 | Ⅲ | 4.55米断桩 |
32 | 194 | 6.3 | 3500 | Ⅲ | 4.15米断桩 |
33 | 210 | 5.5 | 3500 | Ⅲ | 2.97米断桩 |
34 | 191 | 6.6 | 3500 | Ⅰ | 完整 |
35 | 188 | 8.6 | 3200 | Ⅲ | 3.67米断桩 |
其中为了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由施工单位现场将236#桩开挖,实践证明检测结果正确,236#桩在2.65米处断裂。
三、综合分析桩基检测资料,造成严重工程桩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桩间距偏小,根据规范《JGJ94—94》规定:对于饱和软土中的挤土灌注桩,最小桩距为4d(d为桩径),而该桩距仅为3d(即1.2m),当已灌砼初凝后,在邻桩沉管过程中,土受挤压产生水平推力使桩产生断裂。
2、由于是属于挤土桩,土体受挤后,向薄弱处传递挤压力,而使地面出现隆起现象,形成对邻桩的摩擦,构成一个向上的拉力,而使桩断裂。
3、砼的级配不太合理,坍落度较小,施工灌注砼的坍落度为3~5厘米,而规范中规定对于挤土桩的坍落度至少为8~10厘米,由于坍落度小极易造成桩身砼离析,夹泥和蜂窝。
4、拔管速度过快,根据规范规定振动沉管灌注桩在管内灌满砼后宜振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每拔0.5~1.0米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软弱土层中宜控制在0.6~0.8m/min,由于拔管速度快,停拔振动时间短,或根本不停振,极容易造成缩径、夹泥,桩身断裂,造成工程桩质量事故。
四、为了保证上部建筑的安全,对桩基质量事故提出如下三种处理方案:
1、对于数量比较多的断桩,不宜单独逐个处理,可将原桩基上断面500X500mm2的承台梁改为片筏桩基础,片筏基础厚度为250mm,片筏配筋为Φ14@200。
2、对于缺陷深度在1~3米的断桩,可将原来断的桩段挖去,加套略大于原桩径的钢箍或钢筋砼水泥管,清理干净断裂位置,设素水泥浆一道,再重新灌注砼补做桩段。
3、对于缺陷深度在3米以下的桩,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和土质较软,开挖补桩对于施工是较为困难的,可采取在原500X500mm2承台梁下作放大角,放大角宽度在1200~1800mm(根据单桩承载力和桩基在建筑平面上的位置确定),下设Φ12@180受力筋及Φ6@200分布筋,放大部分长度以相邻轴线长度为准,组成一个复合的桩~梁~土受力体系,以保证荷载的重新分布,减轻原缺陷桩的荷载负担(具体如图2示)
五、通过该工程振动沉管灌注桩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出:
1、振动沉管灌注桩从成孔、灌注砼及成桩的整个过程看,都是处于隐蔽工程,因此桩基施工除应严格按照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精心施工外,对于不同的工程施工,还应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与监督。
2、工程地质资料是整个工程地质情况的概述,桩位布置图是桩基施工的依据,对于工程地质资料和布桩特点,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在沉桩过程中,从桩管的沉降难易程度确定土层的软硬,拔管时在软硬土交界处,应停拔振动5~10s。如果桩距偏小,可采取跳打施工。
3、就本工程而言,采取方案一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处理较为合适,同时方案二、三在桩基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中也可应用,经工程实践表明,施工简单,速度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4、通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灌注桩的质量检测以及事故分析和处理。对今后的工作有重要作用。
更多信息请访问:青年人网注册岩土工程师站点 注册岩土工程师论坛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