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监理师辅导: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
来源:优易学  2010-1-6 16:14:1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
  一、两表两图---常用的工具
  (一)、调查表
  操作程序
  ①确立收集数据的具体目的。(将要解决的问题)
  ②识别为达到目的所需要的数据。(解决问题)
  ③确定由谁以及如何分析数据。(统计工具)
  ④编制用于记录数据的表格,并提供记录以下信息的栏目:谁收集的数据;何地、何时,以何种方式收集的数据。
  ⑤通过收集和记录某些数据来试用表格。评审并修订表格。
  (二)、对策表
  用以表明对策措施和标准要求。
  (三)因果图
  因果图是用于考虑并表示已知结果与其所有可能原因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工具。各种原因可归纳为类别原因和子原因,形成类似鱼骨的图样,所以因果图也称为鱼骨图。因果图可用于分析、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1.应用过程
  ①明确、扼要地确定工程设备结果。
  ②寻找主要可能原因。如环境、能源、人员、材料、方法、机器设备、测量方法过程、以及数据信息系统等方面原因。
  ③开始画图,把结果作为输出,画在右边的方框中,作为输入的各种类别原因,画于结果的左边方框中。
  ④寻找类别原因的下一层次原因,把它们画在相应的主枝上。再寻找相应的下一层次原因,一直发展下去,形成完整的因果图。一个完整的因果图至少应有二层。
  ⑤识别最高层次原因中少量的(3--5个)可能对结果产生最大影响的原因,针对它们展开进一步工作。
  2.因果图的分类
  因果图通过箭线体系,表示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按体系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①结果分解型。结果分解型的核心是不停追问结果发生的原因,常按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等五大因素分成五个大,再分别找它们的影响因素作为中枝、细枝、小枝。可以系统地把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但也容易遗漏较小的问题。
  ②原因罗列型。原因罗列型是先把考虑到的所有因素不分层次罗列出来,再根据因果关系整理这些原因事项,作出因果图。它能做到不遗漏主要原因,同时又包括各种细枝原因,有利于全面、重点地解决问题。
  ③工序分类型。工序分类型是按照生产或工作的工序顺序作为主枝,然后把对工序由影响的原因填在相应的工序上。其缺点是相同的原因可能在不同的工序上多次出现,不利于综合考虑问题发生的原因。
  3.注意事项
  ①因果图一般由小组集体绘制,但也可由有足够知识和经验的个人完成。
  ②结果要提得具体,应具有可操作可度量性,否则因果关系不易明确。
  ③一个结果作一个因果图,针对不同结果寻找各自原因,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④明确作因果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还是保持当前状态,不同的目的,寻找原因的着眼点不同。
  ⑤发挥员工能动性,充分发表意见,使分析深入细致。
  (四)排列图
  排列图也称为帕累托图,是按照各种原因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直方图,表示有多少结果是由已确认的原因导致的。帕累托图有利于找出主要原因,确定质量改进的关键因素,按重要顺序排列改进的机会,还可用于鉴定改进效果。
  1.应用程序
  ①选择要分析的对象,确定用于分析的度量单位,如次数、成本、不合格品数等。
  ②选择用于数据分析的时间范围。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所解决问题的性质选择。
  ③按度量单位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把项目从左到右列于横坐标上,度量单位小的项目可归为“其他栏”,列于最右端。
  ④在横坐标两端各画一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按度量单位标注,其高度等于所有项目的度量值之和,右边的纵坐标与之等高并按百分比0到100%标定。
  ⑤在每一项目上画一长方形,用其高度表示该项目的度量。
  ⑥从左向右累加每一项目的度量值,画出累计频数曲线。
  2.排列图分类
  按排列图的作用可分为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和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①分析现象用排列图。这种排列图用于分析不良结果,发现主要问题。
  ②分析原因用排列图。这种排列图用于从过程因素探求原因,发现主要问题。
  3.注意事项
  ①分类方法不同得到的排列图也不同。不同的观察角度,要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确定各自情况下的“关键的少数原因”。
  ②在排列图上把累计频数分为三类:0-80%间的因素为主要因素,记为A类因素;80%- 90%的因素为次要因素,记为B类因素;90%—100%间的因素为一般因素,记为C类因素。
  ③如果“其他栏”占的比例很大,则说明分类不当,它把许多应该区别分类的项目归为二类。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