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及土方工程监理实施参考资料
来源:优易学  2010-1-6 19:04:5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五) 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的监理巡视检查
1.1预控
1.1.1监理人员在土方开挖前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系统。
1.1.2监理人员要了解施工单位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熟悉采用的开挖方法和开挖顺序.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1.1.3督促并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施工与材料准备及技术措施准备。
1.2过程质量
1.2.1监理员按规定各家施工单位在基坑边缘堆置的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并且不能超过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应禁止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1.2.2.监理员检查施工中机具停放的位置是否平稳,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撑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计算确定。督促施工方对机械行走的上下坡道加固,在基顶周边设有围护栏杆和安全标志,同时严禁从基坑顶乱扔物体、工具入基坑内。
1.2.3要求施工单位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做好坑内明排水,并经常检查降水是否正常.水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引起周围建筑物下沉变形或基底土隆起等事故。如在恶劣的季节开挖,施工单位须采取相应和必要的技术措施,同时,坑面、坑底排水系统应良好:如在潮汛期开挖土方,应有防洪措施,防止坑外水浸入坑内;冬开挖时,须防止基土遭冻,如设有围护结构但须隔一段时间方施工基础时,施工单位留适当厚度的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如发现围护结构有水土流失现象时.及时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封堵。
1.2.4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表17的规定。
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表         表17
土的类别      边坡值(高: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1.25~1:1.50
一般粘性土      硬      1:0.75~1:1.00
     硬、塑      1:1.00~1:1.25
     软      1:1.50或更缓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      1:0.50~1:1.00
     填充砂土      1:1.00~1:1.50
1.2.5基坑开挖时施工人员必须遵循“由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的基本原则。基坑支护施工单位与挖土单位密切配合,要坚持先撑后挖的原则,严禁先挖后撑,或边挖边撑,或超挖等做法。在开挖支撑位置时,应快挖快撑,一般应先开挖支撑位置的土方,待支撑好后,在开挖其他土方。
1.2.6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挖土机械的类型,要求施工单位在基坑底保留150~300mm土层不用机械开挖,由人工开挖修整,以保持坑底土体的原状结构。
1.2.7无论采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都要要求挖土单位注意保护测量坐标、水准点,以及监测埋设的仪器与元件;严禁在开挖过程中碰撞、损坏围护结构、支撑、工程桩和止水帷幕、降排水设施;对周围的电讯、电缆、煤气、供排水管道等重要地下设施,要求施工方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撞坏而造成事故。
1.2.8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与监测单位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对围护结构、支撑等的内力变化与变形、基坑顶地面沉降、坑底隆起、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变化以及临近周围建筑物动态等进行了解,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现场巡视,用肉眼观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施工单位,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对策,加以控制。同时,还要经常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标高、基坑平面位置、边坡坡度等复测检查。
1.2.9基坑开挖中拆支撑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方案实施,自下而上逐层施工的结构,逐层拆撑。如需换撑,必须用临时支撑顶住,然后再拆除原有支撑。
1.2.10监理员对基底的主要检查内容
(1) 检查基底的土质情况,特别是土质与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符。
(2) 通过施工变形监测,检查基底围护结构是否基本稳定。
(3) 当基底为砂或软粘土时,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及时铺碎石、卵石,其厚度不 小于20cm,对下沉尚未稳定的沉井,其刃脚下还应密垫块石。
(4) 如遇有局部越挖时,严禁施工单位用素土回填,一般应用封底的混凝土加厚填平。 
(5) 如发现基底土体仍有松土或有水井、古河、古湖、橡皮土或局部硬土(硬物)等,须经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协商,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1.2.11基底垫层施工时监理员的检查内容:
(1) 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后,方允许施工单位停止抽水。
(2) 施工单位人员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封闭集水井,在其上敷设加强钢筋,应用不低于C20混凝土(最好掺些快凝剂)填筑该处与底板平。
2、土方开挖的监理验收
土方开挖的质量要求见表18的要求。
土方开挖的质量标准表           表18
项次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50      ±50      -50      -50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
     3      边坡      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2      基地土性      设计要求
3、土方回填
3.1填方土料的要求
填方土料含水量在夯实前应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少穷实遍数。当填料为粘性土或排水不良的砂土时,其最佳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容重,应用击实试验确定。
土方含水量一般一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当土料为粘性土时,填土前应检验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干、均匀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含水量过低、土料过干,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能压实机械等措施。
在气候干燥时,须采取加速挖土、运土、填土和压实的过程。应减少施工过程中雨淋或暴晒,以防止土的湿度急剧变化。
当填料为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时,压实前应充分洒水湿透,以提高压实效果。
3.2土方回填的压实机械
压实机械的选择,根据土的类别、土的湿度、压实层厚度、密实度标准、施工场地及设备条件等确定。基坑回填多采用各式小型夯实机具,因其轻便灵活,便于零星分散,边角地区的回填务夯工作。
3.3土方回填的监理巡视检查
3.3.1预控 
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填方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要控制适宜含水量。当采用不同的土回填时,应按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土内形成水囊和滑动现象。
3.3.2过程质量
1.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伤时,方可回填。
2.土方回填前施工人员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出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监理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要求施工方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3.基坑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
4.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要求施工人员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5.基坑回填土方时,应在相对的两侧或四侧同时进行、同时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19的规定。
                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表           表19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
平碾      250~300      6~8      柴油打夯机      200~250      3~4
振动压实机      250~350      3~4      人工打夯      <200      3~4
6.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当填土用机械分层穷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7.人力夯实要按一定方向进行,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之前,对填土应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8.冬期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含有冻土块的土料用作填土时,冻土块的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   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0mm。铺填时,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室内的基坑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
3.4、土方回填的监理验收 
填方施工结束后,监理员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表的规定。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表             表20
项次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桩基基坑基槽      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层基础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2      粉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2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设计要求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20      20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