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来源:优易学  2010-1-6 17:52:0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合同作为信用经济的一部分,在法制的保障下已成为市场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就工程来说,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其管理成效直接影响到企业利益。合同管理的关键在于事前管理,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损失,而信用是履行合同的保障。工程项目的参与各方都应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达到合同的预期目标。
    撰写合同的注意事项笔者以为,撰写合同文本时应注意以下原则:尽量使用短句子,避免使用长句子。尽量使用主动语句。用词一致。例如,不要时而用“货物”时而又用“设备”来描述采购合同标的。小心定义范围。如是指所在某一段落,应写为“本段”或“本条”而不宜写为“本合同”。不要随意创造词语。
    撰写合同不要使用模零两可的词句或多义词。有这样一个案例:乙向甲借款五万元,乙后来归还了部分借款而甲为乙出具了一张凭据“还欠款壹万元”;其后,甲因乙迟迟不归还余款,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归还余款4万元,但法庭上对该凭据出现了以下两种理解:“还”读音为Huan,该凭据是甲收到乙归还欠款1万元的一张收据,乙仍然欠款4万元。“还”读音为Hai,甲为乙出具的凭据是一张证明,证明当时乙欠甲的余款是1万元。这个案例说明,合同用词不严谨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会给别人钻空子,占便宜。
    合同使用的术语必须与法律、规范一致。例如,“订金”与“定金”不同。“定金”是债的一种担保方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而“订金”只能算是预付款,并不具有担保的功能。再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不要写成《砼结构设计规范》,因为国家标准规范中并无《砼结构设计规范》。
    合同的动态管理必须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有关合同的法规和制度。签订合同后要向有关人员交底,使他们熟悉合同内容,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地执行合同,变被动执行为自觉执行。对每一项工作,都要严格管理,妥善安排,记录清楚,手续齐全,以免发生差错而引起合同纠纷,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对随意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要认真查处,使合同管理规范化,防止因合同违规而造成不良后果。必须建立良好的履约信用,全面和完全地履行合同。不能只执行对自己有利的条款而不执行或延误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合同条款,否则对方可进行抗辩,提出索赔。
    动态管理的过程可归纳为:确定履行合同的阶段性目标,通过检查、协调、纠偏,及时调整执行措施,并总结确定出下一个阶段目标。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手段是组织合同涉及的各单位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协调会议,形成各方一致认可的书面记录,共同遵照执行,由此促进各方的相互沟通和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合同顺利执行。此外,任何合同都难以十全十美,履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调整各方的权利义务。
    合同风险转移和争议的解决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两种常用方法。工程保险指业主和承包商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对在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财产和人身伤害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设计、咨询等专业机构也要投保专业责任险,因设计失误或工作疏忽而给业主或承包商造成的损失,将由保险公司赔偿。工程担保一般是担保人(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商业团体等)应工程合同一方(申请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债权人)作出的书面承诺,如投标担保、履约担保、付款担保、质量保修担保等。工程担保能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许多国家的法规都要求实行工程担保。
    合同争议的解决一般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合同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平等互让,解决争端。合同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时,可向合同约定的调解机构申请调解。调解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以及合同条款的规定,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合同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说,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促使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最后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时,按合同的约定,采用仲裁方式或诉讼方式进行解决。我国法律规定,采用了仲裁就不能采用诉讼,反之,采用了诉讼就不能采用仲裁,并且,仲裁是一裁终局的。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