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探析2
来源:优易学  2010-1-5 14:18:5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4、根据科研成果结合实际施工提出改进施工缝处理方法及理论依据

  (1)首先大量实验表明接续面进行粗糙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接续面粘结强度,但粗糙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 接续面粘结强度的提高不再明显。用普通凿毛方法存在明显缺陷,而采用高压水喷射处理可以得到较好的粗糙界面,并且不伤及老混凝土,但高压水设备造价昂贵,技术含量高,在现阶段从我国实际施工技术及施工水平来看,应用高压水处理较少数量的施工缝不太实际。

  因此本人提出在浇注下层柱子时,待混凝土初凝后用人工方法使柱子上表面呈现锯齿状,根据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小( 一般为2~4cm ),锯齿深度为粘结面老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1/4~1/2;切槽的平均宽度为粘结面老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1~1.5 倍。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便于控制施工质量,使粘结面上的粗糙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这样既避开了凿毛,避免伤及老混凝土结构,又实现了接续面的粗糙,且容易控制质量标准,在接续时只用剥离松动的粗骨料。

  (2)为了减少节点区薄弱界面数量,本人认为应在节点区二侧把梁断开浇注( 即使不断开,由于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与梁混凝土,也会产生界面薄弱层),而节点连同上层柱子一起浇注,这样使得节点区存在三个接续面,柱子只有一个接续面( 少了一个接续面),有利于提高柱子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延缓柱子斜裂缝的出现。同时也符合抗震要求的强柱弱梁原则,延缓柱子屈服的时间。因而使节点区同上层柱子构成整体。

  (3)在留置梁施工缝时应留成斜向45°角(梁底施工缝在柱子边),这样处理的结果一方面使节点区梁端剪力不与施工缝重合,有利于抗剪抗拉,延缓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时间。另一方面根据已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斜上补比斜下补粘结面强度高,同理斜上补应比传统施工方法中的侧补强度高。最后,由于施工缝呈45°角,从而扩大了节点整体浇注区域,有利于实现强节点的要求。

  (4)有条件时可以应用修补界面剂(比如减缩剂,已有实验及理论分析表明减缩剂比膨胀剂好),由于经济及其他原因,实际工程施工中在小面积施工缝中很少使用界面剂,从大多数现行施工来看,应考虑改进并控制界面砂浆的应用。根据已有实验结论及理论分析,本人建议应用同柱子水灰比一样的素水泥浆做界面剂。

  (5)根据本人多年的施工经验,由于节点部位梁柱钢筋交叉通过及箍筋加密,锚固等因素使得节点部位钢筋稠密,难以施工,因此建议使用小直径震动棒(比如50 棒)振捣节点部位,这样不容易伤及老混凝土结构,且容易控制振捣质量,尽量减少泌水量,改善结合面的微细观结构,有利于提高施工缝的粘结强度。

  5、结论与展望

  本文根据实验及理论科研成果结合框架结构混凝土梁柱节点部位施工薄弱区进行探讨,重点从现行工程实际出发并充分考虑经济及现实因素,提出了节点部位施工缝接续处理的新方法讨论其理论依据,并且已经在部分工程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接续效果。但有待于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其有效性,同时值得进一步进行理论及实验分析。

  当前有关科研主要从宏观到微细观出发,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初步揭示了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机理,本人认为不仅要从理论上去研究新老混凝土的接续强度,更要从当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实际水平去研究面向工程应用的施工方法,从而尽快把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提高我国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保证施工质量,更好的满足设计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慧才,李庚英, 熊光晶。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力形成机理。硅酸盐学报, 2003.3.

  「2」谢慧才, 李庚英, 熊光晶。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的微结构及与集料一水泥界面的差异。年工业建筑, 2003.( 33) 1.

  「3」赵晓艳, 藏民, 李静娟, 梁春永。一种增强新老混凝土结合效果的新方法研究。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6.( 19) 2.

  「4」张福林。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方法的探讨。 新疆有色金属,2005.2.

  「5」刘桂琴, 董玉华, 刘波,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和技术要求。一重技术,2005.2.

  「6」李峰。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山西建筑, 2005.4.( 31) 7.

  作者: 魏兴 李刚 宋长波 邓海东 倪允扬 张帅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