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造就能耗“巨无霸”
来源:优易学  2011-12-7 10:35:3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现在,在全国各地到处可见到“玻璃”建筑。例如:北京的京广中心、西环广场、国贸中心、建外SOHO;长沙的阿波罗商业广场、通程商业广场、金融中心等,虽然看上去豪华时尚,但从建筑节能角度上来看,它们都是高耗能的建筑垃圾。
 一般建筑的窗与墙的单位能耗比例为6∶1,而“玻璃”建筑由于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从而出现了“冬寒夏热”的现象。多数摩天大厦不得不加大功率,开放空调以调节室温。冬天要先于其它建筑供暖,夏天要先于其它建筑制冷,能源高消耗触目惊心。
    以湖南金融中心为例,在夏天的阳光照射强时吸收能量达到1000瓦,2平方米的采热量近1600瓦(除去玻璃透过率等因素),这种能量吸收,即使用所谓的阳光控制玻璃等措施来提高遮阳性能,但相对于其巨大的耗能,无疑是杯水车薪。其消耗的能量如果用家庭空调来换算(一般情况下1P制冷量为2200至2600瓦),则该建筑3平方米的采光面积就需要用1P的空调来抵消,再加上其室内的温度调节(普通的建筑,20平方米的建筑能耗才需要用1P的空调来降温),其能耗是普通建筑能耗的数倍。 
    目前,欧洲的现代建筑都非常注重能耗。例如:德国等国家的法律中规定,公共建筑(含政府办公大楼)夏天不允许开冷气,因此,其建筑无论是设计还是应用,都特别注重于建筑外墙的节能效果。
    而“玻璃”建筑作为高耗能建筑,早已被当成垃圾而弃之不用。为此,建议国家出台《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对窗墙耗能指标予以规范:一、对现有的“玻璃”建筑,应根据窗墙耗能指标督促其增加遮阳措施以利于节能。例如,在玻璃外墙设隔板和檐角等。未达标者予以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二、对于新建楼房,应从设计的源头进行节能审查。将窗墙耗能指标列入“强制执行”的范围。未达标者坚决不准开工兴建。新建的酒店、办公大楼等公共建筑应禁用超大玻璃幕墙。  

     “罩着玻璃罩子,套着钢铁膀子,空着建筑身子”,这是目前我国大型建筑流行的打扮。近日,随着气温的攀升,这些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也与日俱增,中看不中用的宽大玻璃幕墙,不仅不能有效地隔热挡光,反而透光吸热,增加了室内温度,以至于室内不得不打开空调降温,这种“捂着被子打扇”的做法,使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成为能源杀手。  
    大型公共建筑是指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且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各类星级酒店、大中型商场、高级写字楼、车站、机场及体育场馆等。据统计,目前我国有5亿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公共建筑,其能耗是一般住宅的10~20倍,可谓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以北京为例,大型公共建筑的总面积虽然仅占全市民用建筑总面积的5.4%,但全年总耗电量却达到33亿千瓦时,接近全市所有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大中城市新建建筑中,大型公共建筑的比例逐年增高,正在进入兴建大型高档商业建筑的高潮,仅北京的大型建筑到2008年就要变成4000万平方米。如果这些新的大型建筑仍是能耗“巨无霸”,那么必将对社会造成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使目前的能源紧张状况进一步恶化。此外,这些大型建筑项目的空调、取暖和照明等所需巨大能量供应,还促使热量剧增,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关系,加剧城市的热岛现象,影响市民的生存环境。
    缘何造就能耗“巨无霸”
    为什么这些花巨资建设的大型建筑最后却成为能耗“巨无霸”? 
    首先在设计上有缺点。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但建筑设计界流行一些新、奇、特的建筑,成为不负责任的建筑师的实验场,使得一些中国建筑成为浪费能源的样板”。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在设计上片面追求形式,忽视建筑功能,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比如南方很多大型公共建筑都搞大玻璃幕墙,完全不考虑避阳、绝热等措施。同时,建筑体与室外地区建筑相连部分少,无法有效利用室外低温,导致建筑内部发热量大,很多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冷冻机从每年3月就开始运转,直到12月,造成巨大的能量浪费。调查显示,深圳每年抵消阳光热的空调耗能占总耗能的4%以上。为此,有专家指出,南方建筑应当首先着眼于西面、南面、东面的遮阳和整体绿化,严格控制落地窗、玻璃幕墙的使用。 
    其次是管理上太粗放。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大楼大多数耗能非常高,因为是公用的,没有人为巨大的能耗负责。建设部表示,今后,对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超过20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将实行建筑能耗核准制。北京市将研究建立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标准星级制度,引导节能,减低建筑能耗。 
 第三是运行中不适当。大型公共建筑的风机跟水泵的电耗占采暖空调电耗的50%~70%,大头都是输配,根本原因在于选型不当,导致运行工作重点偏高;另外,大多数风机由于灰尘堵塞,阻力增大,实际风量远远小于设计风量,效率也仅在40%~50%。
    千方百计发掘节能潜力
    节能从大型公共建筑入手,已成为一些城市建设节约型城市的突破口、。据专家预测,就大型公共建筑而言,节能的潜力在30%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建议,从六个方面来解决大型建筑的能耗问题:一是严格控制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制止盲目追求高标准、超豪华倾向;二是对必须上马的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实行严格的节能审查,全面校核建筑设计与机电系统设计,避免出现高能耗漏洞;三是在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中推广有效的节能技术;四是对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实行用能定额管理;五是积极推行各种有效的节能改造措施,降低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六是建立和完善各地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的数据统计工作及其节能监管机构和机制。
    具体实施上,应发展出一套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低能耗大型公共建筑技术,从建材、建筑结构、评估标准、建筑设计到实际管理,都需要整体创新,这样才能缓解由于目前城市建设中大型公共建筑比例的增长造成的城市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比如日前广东省就出台规定:新建的酒店、办公大楼等公共建筑一律禁用超大玻璃幕墙;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二成;向阳窗尤其是东、西朝向的外窗或玻璃幕墙,宜采用遮阳措施,包括设计外廊、阳台、挑檐等方法。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