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施工阶段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
4.l 对所需各种材料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按建筑材料检验有关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严禁使用。
4.2 按规范的各项技术标准要求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试配试验,施工中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4.3 切实做好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等的细致工作。
(1)混凝土的搅拌必须严格按规范的规定要求进行,搅拌时间必须充足,配有外加剂的更要搅拌均匀,否则,可造成同一块板中混凝土的性质不同,收缩凝结不均匀而引起开裂。另外,使用外加剂必须计算准确,用法要正确,对各种外加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匹配要有明确的认识。
(2)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和振捣必须在初凝前完成并确保板厚,保持构件中各种钢筋的正确位置,浇筑混凝土后应有专人养护并防止过早在其上操作、堆载等。
(3)施工缝应按经审批的施工方案规定的位置留设,雨季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护,避免随意停工留缝。施工接茬时应用钢丝刷清刷干净缝口,并扫水泥浆,必要时在接茬处设置钢丝网或采取其他可行措施防止产生干缩缝。
(4)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①后浇带相邻板块两侧的模板应支撑牢固,在后浇带浇筑前不得拆除,必须在后浇带补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方可拆除支撑。
②后浇带施工缝新浇混凝土的时间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距原浇混凝土间隔时间应不小于40天。补浇混凝土的强度比原设计强度提高一级并加 10%膨胀剂。
③后浇带施工缝部位的处理:把缝两侧的旧混凝土表面凿毛,用水彻底冲刷干净缝侧旧混凝土接口和钢筋,使其旧混凝土充分湿润,并扫两次水泥浆后方能浇筑新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后必须覆盖养护。
5 结语
由温差和收缩变形这两大因素所产生的非结构性裂缝,在一般情况下尚不至于造成明显的危害,但对工程的形象质量和结构的耐久性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如下问题而使工程竣工验收不能办理备案手续:
(1)梁板的贯通裂缝必然会降低结构的刚度和影响结构的整体性。
(2)产生渗水直接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水侵入混凝土内部,二氧化碳使钢筋腐蚀,加速混凝土的老化,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3)对业主、用户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而引发各方矛盾。
对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实际工程中针对其温差和收缩变形产生裂缝的原因和易发部位,采取有效的设计控制措施及施工技术防范措施,在各个环节控制、防止裂缝的产生。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