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结构—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实例(4)
来源:优易学  2011-10-29 11:15:5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6、主要技术措施 
    本工程施工中除应遵照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6.1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6.1.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对“质量 
    第一”的认识。 
    6.1.2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部门各级岗位责任制,落实国家的规 
    范、规程、工艺标准的贯彻△考试大执行,落实重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开展创优活动。坚持施工准备,编制施工方案,坚持原材料检验和试块检验,坚持建立健全工程技术档案管理。 
    6.1.3加强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检评,实行工程质量奖罚办法。 
    6.1.4严格资料管理制度,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及时办理隐蔽记录和验评表。 
    6.1.5建立质量控制点,抓住关键部位,预防质量通病发生,在分项施工中,工序交接中,检查部位验收重要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 
    6.1.6做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和工序搭接及工种间的配合,分项工程中专职质检员勤检查、勤纠错,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做好质量检查和记录及评定。 
    6.1.7工程技术资料必须与施工进度同步,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杜绝漏项、错项、漏签、评定错误出现,实行按分部分项会签审查,保证资料全面准确反映工程质量状况。 
    6.2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6.2.1钢结构制作: 
    此结构所选用的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原始资料,同时要求进厂的钢材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选择性能良好,使用功能齐全的加工设备,要求厂内制作部分H型钢翼缘板采用单面45度坡口对接,腹板采用单面45度坡口斜接。 
    焊条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材质报告,要求电焊条使用前应用烘干箱进行烘干,使用埋弧焊接选用的焊丝及焊剂必须与所用的母材相配套。 
    此钢构件制作完成后需进行抛丸除锈,要求除锈后24小时之内涂上底漆,底漆采用喷刷,要求保证油漆的漆膜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钢结构在施工前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1:1的放样,并对放样结果进行复核,严格控制尺寸的精度。 
    型钢在焊接时坡口形式及加工精度、组对要求、坡口与两侧的清理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 
    螺栓的型式、规格和技术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且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结构用的螺栓技术标准的规定,方可使用。 
    严格控制钢结构构件的几何尺寸和节点间距尺寸,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后再吊装。 
    为了防止和低效焊接变形,焊前装配时将工件向与焊接变形相反方向预留偏差。严格控制焊接顺序防止变形.构件变形翘曲必须进行矫正。 
    钢柱吊装前严格控制基础标高,并对基础表面进行仔细△考试大找平。 
    吊装就位前,严格控制构件的几何尺寸;对变形超差的应及时矫正。 
    严格控制安装工艺、精心施工、精心操作。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内容执行,要求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钢结构为提高制孔精度采用钻模制孔。钻套用中碳钢制成,须进行淬火处理,钻模内孔直径应比设计孔径大0.3MM,钻模厚度不宜过大,一般用15MM左右。 
    为保证制作精度,钢构件下料时要预放收缩量,预放量视工件大小而定,一般工件在40-60mm,重要的又大又长的工件要预放80-100mm。 
    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是不可少的,当几种焊缝要施焊时,应先焊收缩变形较大的横缝,而后焊纵向焊缝,或者是先焊对接焊缝而后再焊焊角焊缝。 
    焊接型钢的主焊缝应在组装加劲肋板零件之前焊接。主焊缝的焊接顺序应按焊后变形需要考虑其焊接顺序应交错进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