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计算结果的比较
对以上所述六种结构形式,本人统一采用“建科院SATWE”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列表表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4.1 地震周期
框架结构最大(T1=1.6463S),短肢剪力墙结构最小,异型柱剪力墙结构次之,其余结构相差不大。显然,这是与结构的刚度有直接关系。
4.2 水平地震剪力
框架结构最小(1347.77f),短肢剪力墙结构最大,异型柱剪力墙结构次之,其余结构相差不大。显然,这是与结构的地震周期是一致的。
4.3 最大层间位移
框架结构最大(Dx/h=1/455),短肢剪力墙结构次之(1/3591),其余结构相差不大。显然,这是与结构的刚度是一致的。
4.4 结构自重
框架结构最大,其余结构相差不大(约8300t)。活载相差不大(约600t)。恒载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93%以上,故在高层计算中,一般可不考虑恒活最不利组合,这对计算结果几乎无影响。
4.5 砼用量
短肢剪力墙结构与异型柱剪力墙结构较大(约146m3),其余结构相差不大(约1333)。相差了146/13.1=1.1倍。
4.6 钢筋用量
短肢剪力墙结构与异型柱剪力墙结构较大(约18.5f),其余结构相差不大(约16.0t)。相差了18.5/16.0=1.15倍。这是由于前者结构的最小配筋率要求较高。
4.7 工程造价
短肢剪力墙结构与异型柱剪力墙结构较大(约405元/m3),框架结构最小(349元/m2)。这是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与异型柱剪力墙结构在砼用量和钢筋用量均较高。
4.8 基础造价
根据第4)项的分析结果,基础造价基本上与建筑物结构自重一致,这里不另做分析比较。
5 结论
对以上各类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各种类型均有优缺点,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区、业主的要求以及地质条件在满足国家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要求下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