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可再分散型聚合物胶粉
可再分散型胶粉由特制聚合物乳液经过喷雾干燥加工而成。在加工过程中,保护胶体、抗结硬剂等成为不可缺少的助剂。经过干燥后的胶粉是一些聚集在一起的 80~100mm的球形颗粒。这些颗粒可溶于水,并形成比原来乳液颗粒略大的稳定分散液,这种分散液失水干燥后会成膜,这种膜和一般乳液成膜一样不可逆, 遇水不会再分散成为分散液。
可再分散型胶粉可分为:苯乙烯一丁二烯共聚物、叔碳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一醋酸乙酸共聚物等,并以此为基础接枝有机硅、月桂酸乙烯等改善性能。不同的改性措 施使可再分散胶粉具有耐水、耐碱、耐侯以及柔性等不同的性能。含有月桂酸乙烯和有机硅,可使胶粉具有良好的疏水性。高度支链化的叔碳酸乙烯酯,具有较低的 Tg值,很好的柔性。
这几种胶粉应用于砂浆中,均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延缓作用,但比直接应用同类乳液的延缓作用小。相比而言,苯乙烯一丁二烯的延缓作用最大,乙烯—醋酸乙烯的延缓作用最小。若掺量太小对砂浆性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3 纤维材料
3.1木纤维
木纤维是以植物为主要原料,采用一系列技术加工而成,其性能不同于纤维素醚。主要性能有:
(1)不溶于水和溶剂,也不溶于弱酸和弱碱溶液
(2)应用于砂浆中,在静止状态下会搭接成三维立体结构,增加砂浆触变性和抗垂性,改善施工性。
(3)由于木纤维所具有的三维立体结构,在所拌砂浆中具有“锁水”性能,砂浆中水份不会轻易被吸收或移走。但其不具有纤维素醚的高保水性。
(4)木纤维所具有的良好毛细管效应,在砂浆中具有“导水”功能,使砂浆表面和内部水份含量趋于一致,从而减少因不均匀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5)木纤维能减小砂浆硬化体的变形应力,减轻砂浆收缩开裂的发生。
(6)木纤维在砂浆中长期性能变化规律,尚不清楚。
3.2聚丙烯纤维
聚丙烯纤维是以聚丙烯为原料加适入适量改性剂制成。纤维直径一般为40微米左右,抗拉强度300~400mpa,弹性模量≥3500mpa,极限延伸率15~18%,其性能特点:
(1)聚丙烯纤维在砂浆中呈均匀三维乱向分布,形成网络加强体系。若每吨砂浆中掺入1kg重的聚丙烯纤维,则可得到3000万根以上的单丝纤维。
(2)砂浆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减少砂浆在塑性状态的收缩裂缝。不论这些裂缝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并能明显减少新拌砂浆的表面泌水与集料沉降。
(3)对于砂浆硬化体,聚丙烯纤维可以显著降低变形裂缝的数量。即当砂浆硬化体因变形产生应力时能够抵抗和传递应力,当砂浆硬化体产生裂缝时,能够钝化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约束裂缝扩展。
(4)聚丙烯纤维在砂浆生产中的高效分散,会成为一个难题。混合设备、纤维品种与掺量,砂浆配比以及其工艺参数都将成为影响分散性的重要因素。
4 塑性减水剂
塑性减水剂是水泥混凝土中用量最大的外加剂。几乎所有的减水剂都是由表面活性物质组成,减水剂的性能由其所采用的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水泥颗粒之间产 生的界面作用决定。由于水泥颗粒在水化过程中带有不同极性而相互吸引,包裹了许多拌合水而产生絮凝结构。使用中为了达到满意的施工性能往往需要加入更多的 水,使硬化体强度等性能降低。减水剂加入水泥浆后,其疏水基团定向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号电性,增大了水泥颗粒表面的ζ电位,使颗粒之间因同性静电而 相斥,破坏了水泥颗粒的絮凝结构,使水泥颗粒得到了有效分散,释放出絮凝结构中的游离水,达到减水的目的。
4.1木质素减水剂
木质素减水剂通常由亚硫酸法生产纸浆的付产品制得。一般包括木钙、木钠与木镁三种,常用木钙和木钠即木质素磺酸钙和木质素磺酸钠,通常呈粉末状。
木质素减水剂一般减水率为10~15%,掺量为0.2~0.3%.对水泥有缓凝作用,若掺量过大会引起水泥不凝固,对水泥砂浆有引气作用。
木质素减水剂掺量小,价格低,适用于减水率要求低的砂浆。与高效减水剂配合使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2蔡系减水剂
萘系减水剂是采用工业萘、甲醛和浓硫酸和液碱为主要原料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制备而成,主要成份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通常以液态或粉状形式作为最终产品,是目前应用量最大的减水剂之一。粉状产品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0.5~1.0%,减水率可达20%左右。
砂浆中掺入该碱水剂可明显提高强度,对凝结时间略有延长,并能改善水泥及其他外加剂在砂浆中分散性,明显提高砂浆的施工性、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减少收缩率。在水泥砂浆中,因减水率高、价格适中而广泛应用。但该减水剂用于石膏基砂浆中,减水效果不明显。
4.3超塑化剂
超塑化剂即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一般可达到30%以上。粉状超塑化剂一般用于特种干混砂浆,如地面自流平剂、灌浆料以及耐火浇注料等产品。
5 引气剂
引气剂是一种通过物理方法使新拌砼或砂浆中形成稳定气泡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松香及其热聚物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烷基苯磺酸盐类、木质素磺酸盐类、羧酸及其盐类等几种。
引气剂常被用来配制抹灰砂浆与砌筑砂浆。由于引气剂的加入,会带来砂浆性能一些变化。
(1)由于气泡引入增加新拌砂浆的合易性和施工性,减少泌水。
(2)单纯用引气剂会降低砂浆中的强度和弹性模具。若引气剂与减水剂共同使用,且适当配比,强度值可不降低。
(3)能显著提高砂浆硬化体的抗冻性并改善砂浆的抗渗性,提高砂浆硬化体的抗侵蚀性。
(4)引气剂带来砂浆含气量的增加会增加砂浆的收缩,通过减水剂的加入可使收缩值得适当降低。
由于引气剂加入量非常少,一般仅占胶凝材料总量万分之几,必须保证在砂浆生产时精确计量、均掺入;搅拌方式、搅拌时间等因素会严重影响引气量。因此,在目前国内的生产与施工条件下,砂浆中加入引气剂一定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工作。
6 早强剂
用于提高砼和砂浆的早期强度,常用硫酸盐类早强剂,主要有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铝及硫酸钾铝等。
一般无水硫酸钠的应用较多,其掺量较低早强效果好,但掺量太大时会引起后期膨胀开裂,同时会产生返碱,影响外观和表面装饰层效果。
甲酸钙也是一种很好的防冻剂,其早强效果好,付作用少,与其他外加剂相容性好,许多性能优于硫酸盐类早强剂,但价格较高。
7 防冻剂
如果在负温下使用砂浆,若不采取防冻措施将会发生冻害,破坏硬化体的强度。防冻剂从防止结冻和提高砂浆早期强度二个途径防止冻害的发生。
在常用的防冻剂中,在亚硝酸钙和亚硝酸钠的防冻效果最好。亚硝酸钙由于不含钾、钠离子用于混凝土可减少碱骨料的发生,但用于砂浆时工作性略差,亚硝酸钠则 具有较好的工作性。防冻剂与早强剂和减水剂复合使用,可得到满意的使用效果。应用防冻剂的干混砂浆在超低负温下使用时,应适当提高拌和物温度,比如用温水 拌和。
防冻剂用量过大会降低砂浆后期强度,砂浆硬化体表面会出现返碱等问题,影响外观和表面装饰层效果。
8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干混砂浆行业的快速发展,外加剂对干混砂浆成本的制约作用会逐渐降低。纤维素醚供应的国产化、使纤维素醚价格连续走低。淀粉醚、稠化粉等低价 格保水增稠材料的成功应用,显著降低了普通干混砂浆的材料成本。可再分散胶粉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可能打破由国外供应商控制我国胶粉市场的局面。这些都预示 着外加剂对干混砂浆材料成本的制约瓶颈会很快突破。但是,目前对外加剂在干混砂浆中的应用缺乏系统性研究。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对不同干混砂浆产品的针对性不 强,一些外加剂(如纤维素醚)没有针对在干混砂浆中的应用特点提出自身性能指标,而是轻工、化工行业的标准。对外加剂在干混砂浆硬化体的作用机理研究较 少。这无疑会影响外加剂在干混砂浆中的合理、高效使用。因此,应根据我国建筑结构特点、墙体材料特点、气候特点、施工水平等系统研究外加剂在干混砂浆产品 中的应用技术。
结构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吧!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伊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