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信息>>青年人网结构工程师更多信息>>青年人网结构工程师
一、概述
随着大型公共民用建筑的大量兴建,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跨度越来越大,通过门窗、幕墙玻璃进入室内的光线将越来越不能满足室内采光的需要。在大跨度屋盖上,大面积设置玻璃采光顶进行室内采光,将更为符合节能、环保和健康自然的理念。但大跨度屋盖上设置大面积采光顶,遇到的技术问题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结构支承技术。与玻璃相配合的支承结构,除必须安全可靠外,还必须满足杆件纤细,结构通透,造型美观,配合协调等要求。常规的桁架、网架、网壳等结构与玻璃配合时,往往显得杆件粗笨和零乱。因此,研究开发能与玻璃协调配合的现代张拉结构,充分利用钢材的抗拉强度,从而将杆件做得比较纤细,结构比较通透和美观,成为解决玻璃采光顶支承结构时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
二、马鞍形索网点支式玻璃采光顶方案
马鞍形索网点支式玻璃采光顶是目前最简洁通透的采光顶形式。作为建设部下达的建筑技术开发项目,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试验,三鑫公司掌握了此项技术并付诸实际工程实践。作为实验性项目,三鑫公司在其深圳研发中心两栋三层楼房的屋顶之间设计,安装了马鞍形索网点支式玻璃采光顶。
采光顶的曲线流畅,外形美观,新颖别致,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是覆盖大跨度建筑或建筑物之间空间的一种创新做法。正高斯曲率的网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是一个方向杆件受压,另一个方向受拉,其中的压杆由于拉杆的牵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网壳受荷的全过程曲线也始终保持上升趋势,不存在整体失稳问题,但因压杆构造上的要求,杆件截面仍不能太小。经过适当的预应力控制可使受压方向的索始终处于受拉状态,从而实现索网全按受拉设计,材料采用高强铝包钢绞线,断面小,挡光少,结构非常通透。
三、结构布置
采光顶的跨度为12m,长60m,安装标高16m左右
马鞍型标准单元的尺寸为12m×12m,沿屋顶的纵向组合成12m×60m的采光顶。索网由相互正交的一组抛物线索组成,网格平面尺寸为1.5m×1.5m,其中纵向索下凹,横向索上凸,相互正交,构成了具有负高斯曲率的马鞍型索网。
在索网格的节点上安装用不锈钢制作的夹具和固定玻璃的连接爪。玻璃采用6FT+1.52PVb+6FT钢化夹胶玻璃,四点支承。
四、结论
这种玻璃采光顶的建筑造型,呈马鞍型曲面。纵向索中间支座的反力比较大,故采用跨度为12m的预应力张弦桁架,横向索的支座反力较小,故采用抛物线钢管,钢管沿采光顶的纵向支承在钢筋混凝土屋盖的边梁上,横向索中的预拉力和负风压产生的拉力,通过钢管传给屋盖边梁。索网的形态控制是本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初步实践表明:索拉力的逐步施加,反复调控,这是索网形态控制的主要方法。
该工程2003年7月份完工,至今各方面性能非常理想,特别是经历了深圳有史以来最大的, 编号为“2003”杜鹃台风的袭击,从结构到防水完好无损,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结构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吧!
责任编辑:伊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