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化学物质成瘾障碍
第一节概述
一.化学物质成瘾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可改变人的情绪与行为的化学物质
2.化学物质的使用、陶醉、滥用以及依赖
化学物质的使用:依据社会文化认可及生理正常接受的标准
陶醉:已出现不当行为及心理改变
滥用:已造成身心损害乃至法律纠葛
3.化学物质成瘾障碍:一种慢性、复发性而且是自我伤害性的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①用药后欣快;②停药后出现戒断反应;③难以摆脱的对该物质的强烈心理渴求;④因此而产生的难以控制的觅药冲动;⑤强迫性的自我给药行为;⑥并伴发意志和道德缺陷
二.使人形成瘾癖的化学物质
1.酒精类
2.抗焦虑/镇静/镇痛药物
3.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第二节酒精依赖
一.酒精——亲神经物质,少量可振奋精神,大量则导致麻醉。
1.酒精(乙醇alcohol)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经乙醇脱氢酶ADH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ALDH将乙醛氧化为无害的醋酸,醋酸进一步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能。
2.常用酒类的酒精含量

3.国际酒精强度标准
饮用酒的最高含量,即含50%的酒精者规定为100酒精强度标准。
二.血中酒精浓度与中毒症状
1.血中酒精浓度与中毒症状

2.醉酒分类

3.醉酒鉴别

瑞士学者宾德(Binder)认为复杂性醉酒是介于普通醉酒与病理性醉酒之间的急性中毒模式。
复杂性醉酒发病多有人格障碍为基础,饮酒量大,意识障碍一般超过普通醉酒,行为与平时完全异质;处于较深的意识浑浊状态和强烈的运动性兴奋。在不愉快的基本情绪背景下,又有严重的的运动性兴奋,易于激惹和冲动,多出现激惹性报复行凶行为——原始反应、短路反应。
的美女编辑们 复杂性醉酒进入严重麻痹期、兴奋减轻后,又可由周围环境的刺激引发再兴奋(但存在粗略的环境定向力,这与病理性醉酒定向力完全丧失是区别要点),这与普通醉酒进入明显麻痹期后兴奋即刻消失是明显区别。
三.酒精依赖/慢性酒精中毒AlcoholDependence
1.饮酒行为——固定的饮酒模式,牢固的癖好以致影响社会功能:饮酒量、饮酒
的时间空间、饮酒的行为方式等选择能力削弱,急性强化饮酒的行为反应性改变,寻酒行为明显亢进
2.主观状态——饮酒的强迫感,难以抑制饮酒、渴望饮酒、饮酒中心性,以致强迫性渴望饮酒,精神依赖性
3.精神生物学状态改变——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为减轻戒断症状而饮酒,躯体依赖性
4.功能损害——饮酒成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从而影响职业、家庭、社交
四.酒精中毒性脑器质病变综合症与戒酒治疗
1.酒精中毒性脑器质病变综合症
A.酒精中毒性幻觉症AlcoholicHallucinosis
B.痉挛发作Convulsion(酒精性癫痫)
C.震颤谵妄DeliriumTremens/酒精中毒性痴呆AlcoholicDementia
D.酒精中毒性嫉妒妄想AlcoholicDelusionofJealousy
E.柯萨克夫精神病Korsakov’spsychosis
1887年柯萨克夫首先报告此病,因乙醇对大脑皮质下结构的直接毒性作用,从而造成严重记忆障碍,遗忘、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障碍,视知觉与解决问题能力缺陷等基本症状
ChrisFarley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1997死于酗酒与毒品过量,年年仅33岁
2.戒酒治疗
A.一次性戒断
B.拮抗剂——戒酒硫AntabuseDisulfiram
C.行为治疗:厌恶疗法,支持疗法
D.综合治疗——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家庭社区支持……
E.AA(AlcoholicAnonymous)戒酒协会
1935年由Bill.W与Dr.Bob两位专业人员建立,采用匿名形式以减少社会的对酒精依赖者的偏见与歧视,通过小组活动对参与者提供支持,认为酒精依赖是一种疾病,在AA协会活动中个体可获得更强大的力量来战胜这种自我毁灭性的依赖
第三节毒品/药物依赖
一.毒品/药物依赖性
的美女编辑们 
l1996年传入我国的新型毒品摇头丸,其传播速度之快始料不及。服用者大多是涉足舞厅的青少年。引发的社会问题极为严重。
l摇头丸1990年代初流行于欧美,是一种致幻性苯丙胺类毒品、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有幻觉和暴力倾向,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被认为是未来世纪最具危险的毒品。
二.成瘾机制研究
1.受体假说:内源性吗啡受体激动剂(吗啡样因子MorphineLikeFactor)MLF,拮抗剂—纳络酮Naloxone,吗啡受体激动剂—内腓肽Endorphin
2.生物活性胺:5-HT的代谢参与药物依赖的形成,脑内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NE下降,吗啡的镇痛作用加强,说明单胺类神经介质参与镇痛和依赖的形成。药物阻断了多巴胺DA被重新摄取回神经细胞的通路,从而产生了相对多的DA,刺激了有关细胞,便产生了诸如陶醉和欣快感等效应。
3.中枢奖赏系统RewardSystem:一般认为与中脑边缘系统如腹侧核、嗅结节、中央杏仁核等结构有关
第四节戒断与治疗
一.戒断综合症
1.(鸦片类药物)停药后
A.(5~6)8~12小时:呵欠、流涕、出汗
B.12~15小时:情绪恶劣,焦虑烦躁,其后陆续出现瞳孔扩大、寒战、血压升高,顽固失眠,全身疼痛,厌食恶心、腹痛腹泻,狂躁或抑郁……
C.36~72小时:以上症状达到高峰,后逐步缓解
D.7~10日内:逐步平息
2.残留症状
戒断之后可能会长期残留一些慢性症状,如严重失眠,身体各部位疼痛,胃肠道不适,乏力,情感脆弱不稳定,焦虑抑郁、激惹等等。这些慢性症状是导致重新用药的因素之一。
二.戒毒治疗(主要用于鸦片类药物的戒断治疗):
1.冷火鸡戒断疗法:硬性停药7~10天即完成戒断,简单快速但痛苦较大
2.药物剂量递减法——适用于各种药物依赖
MMT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
宁波杨国栋教授:杨氏1+1:东莨菪硷+纳曲酮(海洛因拮抗剂)
3.支持疗法→综合治疗→社会支持→社区康复
各种改善营养状况、减轻戒断症状与急慢性中毒症状的支持疗法都非常重要。仅采用单一某种疗法很难奏效,往往需要联合采用多种疗法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家庭、社区、社会的情感支持、经济资助与监督必不可少。
4.脑科手术戒毒
卫生部2004年11月02日发出通知,为保障患者健康权益,决定停止脑科手术戒毒临床服务项目。
“脑科手术戒毒是一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探索的科学项目,目前临床研究尚未结束,该项手术的毁损位点、技术要点、适应症、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还没有作出结论,该项手术不能作为临床服务项目向毒品依赖者提供。”
三.预防吸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坚决打击吸毒贩毒
3.建设无毒品清洁社区
司法社工——帮助戒毒
罗琦重游南京戒毒所告诫吸毒就是毁灭
§罗琦2004年4月25日来到南京市戒毒所看望曾经帮助过她的戒毒所公安干警,并与南京的媒体及歌迷见面。
§我《选择坚强》!
§“戒毒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不仅是在生理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当时我总是告诉自己再大的痛苦也都会过去的,美好的生活还在等着我。”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