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导游考试辅导:中国传统文化(二)
来源:优易学  2010-1-22 15:16:3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二)儒家思想流派(2000多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
  1、孔子学说(春秋末期)
  (1)“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仁政”是最理想的统治。
  (2)“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其功用是“整民”,“政之舆”。
  (3)认知观:“学而知之”,“学而时习之”;
  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修身观:“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
  (1)战国孟子
  “仁政”把孔子这一学说发展为系统的理论,“以德行仁”
  “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性善”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
  修身名言“三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苦劳饿空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汉代董仲舒
  “谶(chen)纬说”今文经学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天人感应;神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宋明理(心)学
  两宋周敦颐、程颐与程颢、张载、朱熹(理或道学)
  周、程、朱主张宇宙本原是天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
  张主张气为宇宙本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明代王阳明(心学)
  “心即理”、“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宋明理学融儒、释、道为一体
  (4)现代新儒学
  20世纪20年代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
  以儒家学说为主干,吸收道家、佛家心性之学,尤其借助西方科学思想和方法所构建。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