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奥运会对山东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优易学  2011-7-16 18:13:5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2.缺少对奥运旅游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例如,科学研究奥运会对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的具体变量;奥运会对旅游产业的具体影响和长期效益;奥运会对山东旅游业的多方面促进作用特别是树立山东旅游国际形象的机遇、影响和作用;奥运旅游对改变山东海外客源结构单一的深刻影响;山东旅游业在奥运经济中的具体应对措施;山东奥运旅游的整体促销战略等,还缺少深入的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加强与深化上述诸方面的研究,汲取历届奥运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经验与教训,结合山东旅游资源和产业实际,是正确制定山东省奥运旅游发展战略,做好山东奥运旅游的坚实基础。
  3.对北京奥运会规划与建设的信息缺少了解。把握奥运商机需要及时了解国家和北京市政府、北京奥委会在迎奥运各个阶段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意图、建设规划、招标计划、招标公告等信息,还需及时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在充分发挥山东省奥运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顺势而为,争取主动,以获取最大、最佳的奥运经济、社会与文化效益。
  4.旅游企业的奥运商机策划意识较弱。策划经济是奥运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只有策划得当,才能抓住奥运商机,才能在发展奥运经济中取得更为直接的效益。山东省旅游企业的奥运商机策划意识还较薄弱,当前只有青岛市为迎接奥运旅游重新作了7年规划,并做了动员和部署,而其他旅游城市特别是对国际旅游有极强吸引力的两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泰安、曲阜,尚未出台迎接奥运旅游的具体措施。对奥运旅游商机缺乏深刻认识和高水平的策划,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着山东奥运旅游巨大效益的充分释放和发挥。
  四、抓住奥运机遇,加快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机遇意识、借船出海意识,着力打造和提升山东旅游形象品牌。形象力是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旅游形象是现代旅游业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山东旅游品牌宣传一直是制约山东省旅游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因素。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活动,所带来的巨大媒体效应对举办国形象的树立、宣传,无论从手段与效果上,在当今世界无与伦比,无可替代,是树立一个国家、地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最佳载体。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旅游局(ATC)拨专款670万美元,用于1997~2000年奥运会旅游宣传,以期最大限度地扩大旅游业的机会,取得了极为成功的效果。山东旅游业应该抢抓机遇,及早出击,先声夺人,快速树立山东奥运旅游形象品牌,在未来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显著有利位置,做大、做强山东旅游的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尽快实现“十五”期间跨入全国旅游先进省市行列的奋斗目标。
  山东省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伙伴城市所在省份,要充分认识到奥运会给山东省、青岛市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它不仅指大幅度增加包括外汇在内的旅游业直接收益,更重要的是借此树立起山东旅游在世界上的靓丽形象和知名品牌。这是目前山东国际旅游促销的最大不足,也是今后应该着力量多的地方。奥运机遇,带给山东旅游千载难逢扩大知名度的契机,山东省旅游界不应错过。建议省政府拨出专款加大对山东奥运旅游的宣传促销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大型的奥运旅游促销口号、宣传画、旅游纪念品等设计比赛,广造声势。一方面征集设计方案,另一方面借此扩大山东省奥运旅游品牌在全球的影响。
  在形象宣传的空间布局上,要以奥运会比赛分会场青岛市为中心,采取各重点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促销的联合行动,形成山东奥运旅游品牌的整体效益;在时间安排上,按照前奥运、中奥运、后奥运的不同阶段,根据客流规律和奥运观光客人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促销活动;在宣传主题上,要注意把旅游宣传与山东改革开放的新形象宣传结合起来,把山东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成就和热情豪爽好客的齐鲁人文形象展示给世界,增加山东的美誉度。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让旅游牵线搭桥,积极促进加入WTO之后山东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做出更大贡献。
  2.充分利用奥运机遇,加快旅游重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青岛市政府和旅游部门提出抓住奥运会机遇,努力经营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已投资上百亿元改造、重建城市基础设施、旅游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奥运会将使青岛的城市现代化、国际化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当前其他重点旅游城市也应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山东省奥运旅游战略,全面强化景点建设和交通、酒店、指示导游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青岛同处黄金海岸线的威海、烟台、日照,山水圣人旅游区的曲阜、泰山、济南,民俗旅游内涵丰富的临沂、潍坊、淄博,水浒线所在的菏泽、济宁、聊城和黄河入海口所在的东营等城市,应结合各地城市和旅游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有重点地建设一批高质量景区、景点和有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以及可进入性、舒适性、服务性优良的旅游基础设施,做到准备充分,措施得力,使2008年奥运会在各市地旅游业发展中发挥出最佳效益,促进山东省旅游业的全面进步。
  3.打造适应21世纪国际潮流的旅游产品。顺应21世纪国际旅游市场需求,对山东旅游产品进行重新整合,设计一批新产品、改造提高一批老产品,规划一批未来产品,使山东旅游产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使国内外游客常游常新,流连忘返。特别是根据奥运会观光游客希望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普通人生活的心理特征和消费需求,根据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三大主题,发挥沿海经济大省和齐鲁文化优势,专项设计一批独具特色的人文、科技、绿色奥运旅游产品和短、中、长相结合的最佳旅游线路,使山东旅游产品在全国奥运旅游中特色鲜明,魁力四射,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尤其是要借助奥运项目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的契机,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泰山、曲阜之外,迅速形成一个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集海上旅游、水上运动、国际游船、海洋科考、海洋探险、海岛旅游为一体的著名海洋旅游目地的形象品牌。在极大丰富山东现代旅游产品内涵和结构的同时,使其成为山东旅游业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品牌和新增长点。
  4.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涉外旅游人才。发展入境旅游,当前突出的矛盾是高质量涉外旅游人才的严重不足。建议在全省高校、中等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加强关于奥运旅游的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和多语种翻译以及导游、领队人才的精心培养,为山东奥运旅游特别是新世纪国际旅游的迅猛发展储存、聚集一批高质量的各类涉外旅游人才。
  5.加强区域旅游协作。树立全省奥运旅游一盘棋思想,加强山东省旅游重点城市的区域协作。以山东省旅游局为宏观指导,以青岛市旅游管理机构为龙头,全省各市地联合开展奥运旅游促销工作,全面展示和推介山东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具齐鲁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各重点城市旅游管理机构和旅行社积极与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奥委会联手合作,做好奥运会期间国际旅客来鲁的外联内引招徕工作,设计出内容丰富多彩的齐鲁文化旅游线路,尽可能延长入境游客在山东的停留时间,增加山东旅游业的市场机会。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门的协作。如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等旅游相关机构、旅行社通力合作,吸引更多的周边国家游客以及组织第三国游客来鲁旅游,不断做大、做强山东的入境旅游市场。
  6.建立专门研究协调机构。建议成立山东省奥运旅游专门研究与协调机构,围绕奥运会进行全面调研,适当时机,召开“奥运与山东旅游”理论研讨会,制定山东奥运旅游促销战略和具体实施措施,协调山东省奥运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促销工作,使奥运效益在山东省旅游业得到最大发挥。全力打造山东奥运旅游品牌,以此带动和促进山东旅游业在21世纪的全面发展,为山东经济的腾飞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培华:《注意力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2.[美]罗伯特·G·哈格斯特龙:《体育经济》,中信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