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指导:第八章 常见问题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第七节
来源:优易学  2011-2-27 11:30:5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二)饭店失火时的应急措施 
1.迅速撤离 
(1)火速通知游客。导游人员获悉饭店失火,要立即报警,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通知领队和全团旅游者。 
(2)有序疏散。火灾逃生时,要轻装、快速、有序,避免摔倒,不盲目跳楼。 
(3)集中旅游者。导游人员撤至安全地带,就要寻找本团旅游者,让大家聚集在一起。发现有人失踪,就应组织人力尽快寻找;有人受伤,应及时救治。 
2.设法自救 
发现火灾已晚,无法逃离火灾现场时,旅游者要设法自救: 
(1)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趴在墙根,爬行穿越浓烟,爬到烟少的地方,避免被烟气熏呛烧伤或窒息,可能时打开窗户。 
(2)大火封门时,或泼水降温,或用浸湿的衣被封堵塞严,越严实越好。 
(3)房内有明火时,或泼水灭火,或用浸湿的被褥包住身体保护自己,等待救援。 
(4)若身上着火,可能时就地打滚,或用浸湿的衣被压灭火苗。 
(5)消防队员到来后,要一面高声喊叫,一面挥舞色彩鲜艳的衣物,争取救援。 
3.报告旅行社 
4.正确处理善后事宜 
5.翔实的书面报告 
(三)地铁失火自救 
乘坐地铁时,万一失火或发生爆炸,旅客要冷静应对,立即按响车厢内紧急报警装置通知司机;不要任意扒门,更不得跳下轨道,而要利用应急装置,手动打开车门;听从指挥,尽可能有序疏散;注意保护呼吸道。 
四、旅游者受伤、骨折的预防和处理 
(一)旅游者受伤、骨折的预防 
提醒旅游者注意安全;照顾好老人,尽可能让他们走平坦的路;提醒父母照管好孩子,不要让他们乱跑,以免发生意外。 
(二)旅游者受伤的处理 
旅游者受伤部位不同、轻重不一,处理方法自然就不同。游客擦伤皮肤,流血不多,导游人员可协助游客在附近寻找医疗点,消毒包扎;被动物咬伤,应去医院消毒、打破伤风针或狂犬疫苗等。 
小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后就可以止血;较大的伤口一般可采用指压法、包扎法、止血带法等方法止血。 
较重的外伤在进行现场初步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 
(三)旅游者骨折的处理 
受伤后,忌按摩揉搓,疑为骨折时,要让患者停止活动。对开放性骨折,必须进行必要的现场处理:设法止血、消毒,四肢骨折应设法就地取材进行固定,例如,用厚纸板、平直的木板树枝,用毛巾等垫好后用布条将伤肢固定;也可将伤肢固定在健肢或躯干上:右腿骨折,固定在左腿上,上肢骨折,固定在胸部;四肢骨折固定时,要上肢屈肘,下肢伸直,固定范围包括上下关节;脊椎疑为骨折时,让伤者平卧木板上,固定好后才能搬运。拨打120求助。 
五、旅游者溺水的预防和处理 
(一)旅游者溺水的预防 
1.在河、湖边游览时,地陪要提醒旅游者,尤其要提醒孩子、老人不要太靠河、湖边行走,以免落水。 
2.在乘船和竹筏时,要提醒旅游者不要超载、不能打闹。 
3.不让旅游者在非游泳区游泳;在游泳区游泳前,要提醒旅游者做好全身准备活动,提醒水性不好者不去深水处游泳;提醒父母监护好自己的孩子。 
4.进行水上活动时,应穿好救生衣,带好救生圈等救护设备。 
5.将码头的电话告知旅游者,以备天气突变时与之联系。 
(二)旅游者溺水的处理 
有人落水或在游泳、水上活动时发生危险,导游人员应立即组织抢救,必要时请救生员、救生艇协助救援;救上岸后,帮助其吐出脏水,换上千衣服,让其喝姜糖水,以防感冒;对严重溺水者,应拨打120求助并及时报告旅行社。 
六、天灾逃生常识 
(一)地震 
1.现场自救 
室内遇险,应就地躲避:躲在桌、床等结实的家具下,尽量躲在小的空间内,例如卫生间、厨房或内墙角;可能时,初震后迅速撤至室外。 
室外遇险,切忌乱跑乱挤,不要扎堆,避开人多的地方;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注意保护头部,防止砸伤。旅游团在游览时遇到地震,导游人员应迅速引领旅游者撤离建筑物、假山,集中在空旷开阔地域。 
【案例】1996年2月,云南丽江发生大地震。晚7时许,突然,大地震颤,当时,一个上海旅游团正在集合,准备前去用晚餐。带团的是位有丰富经验的导游人员,发现发生地震,就镇定地高喊:“大家不要乱跑,快到街中心来,这里没有建筑物,安全。”他一面把老人、孩子往人堆中推,一面让大家保护好头部。几秒钟后,古镇到处断墙残壁,周围一片漆黑。两位导游人员密切配合,一前一后带着旅游团在初震后几分钟内冲出险区,进入安全地带。 
(评析) (1)天灾无法预知,但一旦发生,都很危险,导游人员一定要处乱不惊,引领全团旅游者冷静应对。(2)地震时,让旅游者站到较宽阔的街中心,显示导游人员很有经验,若让旅游者各自乱跑逃生,危险性会增加。(3)初震后,利用短暂的空隙时间,引领旅游者迅速撤离险地,非常必要。(4)如果旅游团在人多拥挤、建筑物密集的地区遭遇地震,旅游团可能被迫解散,各自逃生,可能时导游人员一定要反复强调集合的时间和地点。 
2.遭灾者的自救 
地震时被压在废墟下、神志还清醒的幸存者,最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崩溃,而应该创造条件脱离险境或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例如,若能挣脱开手脚,应立即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避免窒息;设法保存体力,不要乱喊,而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若能找到水和食物,要计划使用,尽可能长地维持生命。 
任何人在地震发生时都要有强烈的求生欲望,绝不要放弃希望。 
(二)海啸 
海啸威力巨大,会在瞬间吞噬数十万人的生命。若遇到海啸,怎样应对?怎样逃生?一位杭州的女导游员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案例】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大海啸时,这位杭州的导游小姐正带领24人的旅游团在泰国普吉岛(PP岛)游览。下午,旅游团刚回饭店,突然听到后面传来的巨响,她凭直觉,感到有一股不祥的气息,于是立即高喊:大家快上楼,都上到三楼以上来,可能有大海浪……顷刻,海水扑来,把岸上的所有东西撞成一团,到处一片狼藉。站在楼上的杭州姑娘,在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4人,于是不顾个人安危,踩着漂浮的冰箱、桌椅,在海水冲砸过的地方寻找自己的客人。终于,全团24人,一个不少地被她“集中”在饭店楼顶上,等候救援队伍的到来。 
(评析) 1.导游人员要有一种先期设想各式灾难的意识。 
2.人的生命安全第一,旅游者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3.处事沉着、反应机敏、果断行事,导游人员的这些心理素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显得特别重要。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导游人员自己不慌乱,旅游者也就可能镇定,并能保持一秩序,形成合力,形成团队智慧,就有可能将灾祸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4.措施得当。导游小姐指挥大家往高处逃生,确保了旅游团的安全;她不顾个人安危寻找失散者,将大家“集中”在一起,相互照应,共渡难关。 
这位杭州的导游小姐的行为可圈可点!她的行为为每个导游人员做出了榜样。 
(三)泥石流 
在旅游团行程中如果有泥石流、滑坡多发地区,导游人员必须注意天气预报,若有连绵阴雨或大雨,要与旅行社或旅游者商量,对行程作必要的修改;暴雨刚停时,旅游团最好不要在山区活动。 
遇到泥石流,导游人员要镇定地引导旅游者逃生: 
1.泥石流发生时,不能在沟底停留,而应迅速向山坡坚固的高地或连片的石坡撤离,抛掉一切重物,跑得越快越好,爬得越高越好。 
2.切勿与泥石流同向奔跑,而要向与泥石流流向垂直的方向逃生。 
3.到了安全地带,旅游者应集中在一起,等待救援。 
(四)飓风 
旅游团若遇强大风暴,尤其遇到龙卷风时,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1.若在室内,最好躲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坚固房屋的小房间内,避开重物;不能躲在野外小木屋、破旧房屋和帐篷里。 
2.若困在普通建筑物内,应立即紧闭临风方向的门窗,打开另一侧的门窗。 
3.若被飓风困在野外,不要在狂风中奔跑,而应平躺在沟渠或低洼处,但要避免水淹。 
4.旅游团在旅游车中时,司机应立即停车,导游人员要组织旅游者立即撤离,躲到远离汽车的低洼地或紧贴地面平躺,并注意保护头部。 
七、国际救援组织参与救援和善后处理 
入境旅游者在我国境内遭遇事故,若该旅游者是国际救援组织的客户,或受外国保险公司、外国驻华使领馆的委托,国际救援组织会直接参与救援服务和善后处理,我国有关方面应为他们提供方便。 
在我国境内设立办事处的国际救援组织有亚洲急救中心AEA、和欧洲急救中心SOS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